夹山竹林寺

谽谺通积翠,一径抱幽岑。

白日下松杪,清风满竹林。

山空奇奴迹,泉响戴颙琴。

茶话忘归去,沧江暮霭深。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鉴赏

这首清代鲍珍的《夹山竹林寺》描绘了一幅山中禅意的画面。首句“谽谺通积翠”展现了山谷深邃,绿意盎然的景象,仿佛通往一片翠绿的世界。接下来,“一径抱幽岑”则点出一条小路蜿蜒曲折,引领人进入静谧的竹林深处。

“白日下松杪”描绘了阳光透过松树梢头洒落,明亮而宁静,与竹林的清凉形成对比。诗人进一步通过“清风满竹林”,传达出竹林间清风徐来,带来丝丝凉意和自然的和谐气息。

“山空奇奴迹”暗示了这里人迹罕至,只有奇特的僧人足迹留存,增添了神秘感。而“泉响戴颙琴”则以泉水声比喻为古琴悠扬的旋律,寓言般的表达出禅寺的静寂与禅意。

最后两句“茶话忘归去,沧江暮霭深”写诗人沉浸在与僧人的品茗交谈中,时间悄然流逝,直至暮色苍茫,仍不愿离去,流露出对这片山水的深深留恋。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竹林寺的自然风光和禅修氛围,展现出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禅意世界的沉醉。

收录诗词(9)

鲍珍(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张文献公祠

唐相经营地,灵祠灌木围。

笏囊人共羡,羽扇恨偏违。

望祭神雅集,焚香海燕飞。

千秋金鉴录,风度想依稀。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惶恐滩

江雾失山晓,乾坤一混茫。

高滩荻苗冷,微雨豆花凉。

牛马渺难辨,鱼龙深自藏。

不须说惶恐,前度已神伤。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宿楼贤寺

三日游庐南,遍历诸中寺。

虽未造其巅,亦颇称快意。

栖贤剧幽遐,李渤读书地。

五老翼然临,石人宛相企。

秋深叶缀红,林密烟含翠。

坐卧云绕衣,溪声裂檐际。

冰霜冷衾裯,钟磬清梦寐。

凌晨礼世尊,一探珠阁秘。

老僧启塔函,示我佛舍利。

玉瓶托金盘,光芒骇魑魅。

日精与月华,不可以思议。

膜拜袒右肩,白椎参妙义。

我抱禽向情,未脱周何累。

每耽方外游,依依不能置。

何时遂初心,料理出世事。

作佛似可图,勇迈何骠骑。

形式: 古风

春日有事学宫同冯校官登尊经阁次日雨中奉寄

春阴日日涵朝晖,山城睥睨如重围。

匆匆已过二月半,暖风扑鼻香馡馡。

讼牒台符厌遮眼,赏心乐事殊疏稀。

偶尔间过矍相圃,广文馆静忘尘机。

梓红主人最心契,舟旋无厌相依依。

踏阁攀林兴不浅,凭陵百尺穷纤微。

五峰绵延互钩带,长松野竹连渔矶。

溪水靴纹蘸新柳,梨花傅粉桃施绯。

指顾胸眸坐开豁,如蚕出茧马脱鞿。

俄晷留连日卓午,归来逸兴犹遄飞。

懊恼春工裂风景,昨朝物态今全非。

无事垂帘听疏雨,陌头狼藉愁芳菲。

数盎幽兰作清供,思君闭户摩编韦。

《五经》纷纶较同异,门生蓝舆应多违。

拟从渔父借龙具,五湖长往毋庸归。

形式: 古风 押[微]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