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入新秋百感生,就中蝉噪最堪惊。

能催时节凋双鬓,愁到江山听一声。

不傍管弦拘醉态,偏依杨柳挠离情。

故园闻处犹惆怅,况是经年万里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翻译

正当初秋来临,各种情感油然而生,其中蝉鸣声尤为令人震撼。
蝉声催促着时光流逝,使两鬓斑白,听到山河间的蝉鸣更添忧愁。
蝉不靠近管弦乐,却偏偏触动离别的情绪,让人心烦意乱。
在故乡听到蝉鸣已让人感到惆怅,更何况是远离家乡,漂泊万里呢。

注释

才:刚刚。
新秋:初秋。
感生:产生各种情感。
蝉噪:蝉鸣声。
堪惊:令人震惊。
凋:使……凋零。
双鬓:两鬓。
江山:山河。
听一声:听到蝉鸣。
不傍:不靠近。
拘醉态:束缚醉态。
偏依:偏偏依靠。
离情:离别之情。
故园:故乡。
犹:还。
惆怅:惆怅。
经年:多年。
万里行:远行万里。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新秋季节的感受,通过蝉噪声表达了对时光易逝和个人情怀的深切体会。"才入新秋百感生"一句设定了整首诗的情感基调,即随着季节的更替而生的种种感慨。而蝉噪声在这里被赋予了特殊的意义,它不仅是自然界的声音,也成为了内心情感的象征。

"就中蝉噪最堪惊"表明诗人对这种声音特别敏感,可能因为它触动了某种深藏的情愫。接着"能催时节凋双鬓,愁到江山听一声"则是说蝉噪的声响能够激发诗人的时间意识和生命意识,对于年华老去和情感的淡漠感到忧愁。

"不傍管弦拘醉态,偏依杨柳挠离情"这两句通过对比手法,表达了诗人对于音乐(管弦)的冷淡,同时却在杨柳间寻找着离别的情感。这里的杨柳常被用来象征离别之情,这里则是诗人的情感寄托。

最后"故园闻处犹惆怅,况是经年万里行"表达了诗人对于故土的怀念,对于长时间、远距离旅途中所积累的情愫。这种情愫不仅因为时光流逝而增添,更因离家远行而倍感沉重。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蝉噪声这一独特的意象,深刻地表达了对时间流逝、人生易老和个人情怀的复杂情感。

收录诗词(154)

罗邺(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有“诗虎”之称。约唐僖宗乾符中前后在世。著有诗集一卷,《新唐书艺文志》传于世

  • 字:不详
  • 籍贯:余杭
  • 生卒年:825—?

相关古诗词

题水帘洞

乱泉飞下翠屏中,名共真珠巧缀同。

一片长垂今与古,半山遥听水兼风。

虽无舒卷随人意,自有潺湲济物功。

每向暑天来往见,疑将仙子隔房栊。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题沧浪峡

门向红尘日日开,入门襟袖远尘埃。

暗香惹步涧花发,晚景逼檐溪鸟回。

不为市朝行路近,有谁车马看山来。

可怜严子持竿处,云水终年锁绿苔。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题笙

筠管参差排凤翅,月堂凄切胜龙吟。

最宜轻动纤纤玉,醉送当观滟滟金。

缑岭独能徵妙曲,嬴台相共吹清音。

好将宫徵陪歌扇,莫遣新声郑卫侵。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赠东川梓桐县韦德孙长官

前代高门今宰邑,怀才重义古来无。

笙歌厌听吟清句,京洛思归展画图。

蜀酝天寒留容醉,陇禽山晓隔帘呼。

何年期拜朱幡贵,马上论诗在九衢。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