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杨花》由明代诗人孟洋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光易逝、杨花飘落的景象,以及由此引发的感慨与思考。
首句“几日春光春又归”,以简练的语言勾勒出春天短暂而易逝的特点,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敏感感知。接着,“杨花落尽泪沾衣”一句,将自然景象与个人情感巧妙结合,杨花的凋零不仅象征着季节的更替,也暗喻着人生的无常和哀愁,诗人的眼泪仿佛是对这瞬息万变世界的无声叹息。
后两句“君王未见相如赋,莫向长门宫里飞”,借用了汉代司马相如的故事,暗示了一种被忽视或不被理解的境遇。这里“君王”既可指代帝王,也可泛指社会上位者或权力中心,而“相如赋”则代表了才华与理想。诗人通过这一典故,表达了自己虽有才情却难以得到赏识的无奈与悲哀,同时也提醒那些处于高位者,应关注并发现身边人才的闪光点,避免让真正的才子如同杨花般在长门宫中默默无闻地消逝。
整首诗通过对杨花的描写,寓言了人生的短暂与世态炎凉,既有对自然美的赞美,也有对社会现象的深刻反思,展现了诗人敏锐的洞察力和丰富的情感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