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学道不须奇,无为胜有为。
气平无间断,心静自清夷。
意钓非关饵,行歌不为诗。
随缘皆自在,何患不期颐。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姜特立的《学道》,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于修道的理解和追求。首句“学道不须奇”强调学习道义并不在于追求奇特的法门,而是要回归自然,遵循平常之道。接下来的“无为胜有为”则主张以无为而治的态度,胜过过度的作为。
诗中“气平无间断,心静自清夷”进一步阐述了内心的修养,保持心境平和,气息连贯不断,内心就能达到清静安宁的状态。诗人通过“意钓非关饵,行歌不为诗”表达,修道的过程并非单纯为了追求外在的满足,如钓鱼的饵或吟诗的技巧,而是内心的修炼和情感的自然流露。
最后两句“随缘皆自在,何患不期颐”传达出随遇而安的生活态度,认为只要顺应自然,随缘而行,就能自在无虑,达到长寿的境界。整首诗体现了作者对道家思想的深入理解和实践,倡导一种淡泊宁静、顺应自然的人生哲学。
不详
[公元?年至一一九二年左右]。生年不详,卒于宋光宗绍熙中。以父恩补承信郎。淳熙中,(公元一一八一年左右)累迁福建兵马副都监;擒海贼姜大獠。赵汝愚荐于朝,召见,献诗百篇。除阁门舍人,充太子宫左右春坊。太子即位,除知阁门事。恃恩纵恣,遂夺职。帝颇念旧,复除浙东马步军副总管。宁宗时,官终庆远军节度使。特立工于诗,意境超旷。作有《梅山稿》六卷,续稿十五卷,《直斋书录解题》行于世
久矣忘乡井,归人问故蹊。
无金随力散,有柱把诗题。
初见心增喜,临分意转迷。
人生重恩意,去住两含悽。
敬读铭镌语,遥知磊落胸。
义襟如郭震,豪气似元龙。
万里摧车轴,三春折涧松。
天虽不可问,馀庆后人钟。
寸炬已如灼,积冰殊未凉。
禦寒终有具,治热更无方。
坐溜午时汗,狂寻子夜浆。
如何得邹律,吹下九秋霜。
天地无情处,青林不动时。
扇车热炉鞴,竹簟煖琉璃。
蝉喘烟生树,蚊饕汗浃肌。
不知秋后鬓,留得几茎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