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李达之十月十九日风一首

葛制侵中冬,奈此河汉冱。

障门恃织蒲,更值飞廉怒。

舂撞不遗力,既发宁却顾。

阴机足自由,盛气尚谁怖。

老心百念灰,一睡美无度。

投床逼窗纸,罅穴响交互。

飘霙半夜入,方梦踏云路。

帝居环玉阙,恍惚非常遇。

回天力故微,讼风词已具。

形式: 古风 押[遇]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冬季严寒景象,以及在这样的环境下人们的生活状态和内心感受。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的寒冷与人的坚韧抗争,同时也流露出对理想世界的向往。

首句“葛制侵中冬”,以葛布的寒冷触感开篇,暗示了冬季的严寒。接着,“奈此河汉冱”一句,将视线转向天空,用“河汉冱”(冰封的银河)象征整个天地的寒冷与凝固,营造出一种肃杀的氛围。

“障门恃织蒲,更值飞廉怒”描述了人们面对严寒的应对方式——用蒲草编织门帘以阻挡寒风。然而,即便如此,依然无法完全抵御“飞廉”的怒气,即强烈的寒风。这里通过“飞廉”这一神话中的风神,进一步强调了风的凛冽。

“舂撞不遗力,既发宁却顾”则转而描写自然界的力量,无论是风的吹拂还是雪的降落,都毫不留情地展现其威力。“阴机足自由,盛气尚谁怖”表达了自然界力量的强大,即便是最强大的力量也难以对其产生畏惧。

接下来,“老心百念灰,一睡美无度”描绘了人在严寒中的心境,尽管外界环境恶劣,但人们仍能找到内心的平静,通过睡眠来暂时逃避现实的严酷。

“投床逼窗纸,罅穴响交互”通过细节描写,展现了室内与室外的对比,窗户纸被风吹得响动,暗示了外界的寒冷与室内温暖的反差。

“飘霙半夜入,方梦踏云路”则将视角转向梦境,夜晚雪花飘落,仿佛是人在梦中踏上了云端之路,象征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最后,“帝居环玉阙,恍惚非常遇”表达了诗人对于理想世界的一种憧憬,认为即使是在严寒之中,也有一个充满美好与祥和的世界存在。“回天力故微,讼风词已具”则以一种超脱的态度,表达了对自然法则的理解,认为即使是想要改变这种严寒,力量也是微弱的,但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追求与斗争,已经体现在了与自然的抗争之中。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冬季严寒景象的描绘,展现了人与自然的抗争,以及在逆境中寻找内心平静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具有深刻的情感内涵和哲学思考。

收录诗词(295)

王安中(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次韵李达之冬日自纪二首(其一)

短长不相悬,视此律筒换。

天寒今几许,冬序已强半。

初阳来如缕,残岁去莫绊。

亲交断还往,官列闹称唤。

无牛可扣角,问夜何时旦。

新诗当美酒,排遣孤闷散。

风期终未沬,相与游汗漫。

形式: 古风 押[翰]韵

次韵李达之冬日自纪二首(其二)

古心出古语,不计彼不听。

跹跹来问学,政有童九龄。

尚为一事大,更读四方经。

但我鲜兄弟,诸妹亦伶俜。

皇皇门户寄,孤耿如晨星。

何时休世网,遂逐鸿俱冥。

君穷坐如醉,闻此或少醒。

试凭道力胜,两忘楹与莛。

形式: 古风 押[青]韵

达之质衣不售作诗某次韵达之有田在蒲阴日以侵削旧居尝质人家既还而井亡于是箪瓢益艰故有争畔改井之嘲

颜癯虽叵堪,幸列圣科四。

瓢箪顾自给,所乐真细事。

君穷欲谁依,月旦无高议。

邻贪故争畔,囷收复易匮。

吏懵辄改井,罂汲亦难致。

空有能诗声,度越侯叔起。

时裁乞米帖,韵缀古风里。

娇怜啼门儿,愠奈曳泥婢。

喧喧闻发廪,共诟管城子。

君云姑安之,吾肯屑嘑尔。

箧中敝袍在,质当今可以。

棂窗豕腹生,列肆跨两市。

掉头相闭拒,竟日却携至。

似云儒酸悭,所得毫发利。

寒暑递回换,钱出几还此。

由来刺绣工,不如市门倚。

以彼居货心,必求速化理。

近闻高赀郎,禁与士夫齿。

盖防驵侩态,岁久薰莸似。

众富乃良规,力古贫莫耻。

形式: 古风

颜夷仲有次韵少无适俗韵诗少逸既和之不可不赋

少无适俗韵,市朝等居山。

所思鲁柳惠,去我今千年。

官曹不厌卑,危虑忘冰渊。

身恬道故在,心傲蒙漆园。

颜丞赏我趣,屡顾尘埃间。

我久作常语,何得君来前。

东归散俄顷,翩若风中烟。

此意念莫领,搔发空垂颠。

出门久无味,不如杜门闲。

君方笃行李,谅以吾言然。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