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胡彦龙过金陵

金陵往事已成虚,江水清清只见鱼。

遗庙空存元帝像,故家多有二王书。

秋风出塞调生马,夜月吟淮跨蹇驴。

借问新亭诸老泪,而今烟景复何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翻译

过去的金陵繁华已成过往,只剩下清澈的江水和游鱼。
昔日的皇家庙宇只剩元帝的雕像,古老的家族中多有二王留下的书法。
秋风吹过边塞,调教战马;夜晚在淮河边,骑着蹇驴吟诗。
试问新亭的那些老人们,如今这景色又如何,他们的泪水是否依旧?

注释

金陵:指南京,历史上曾为东吴、东晋和南朝都城。
虚:空虚,不再真实存在。
江水:长江。
鱼:象征江中的生命或历史的痕迹。
遗庙:废弃的庙宇。
元帝:指东晋的开国皇帝司马睿。
二王:指南朝书法家王羲之和王献之父子。
书:书法。
秋风:秋季的寒风。
出塞:离开边疆。
调生马:训练战马。
夜月:夜晚的月光。
吟:吟诵诗歌。
蹇驴:行走缓慢的驴子,常用于形容诗人的贫困或清苦生活。
新亭:古地名,在今南京市附近,曾是东晋士人聚会之地。
诸老:各位老人。
泪:眼泪,这里可能暗指对国家兴衰的感慨。
烟景:景象,风光。
复何如:现在又怎么样呢。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高彦竹所作的《送胡彦龙过金陵》,通过对金陵(南京)历史遗迹的描绘,表达了对往昔繁华的感慨以及对友人离去的离别之情。首句“金陵往事已成虚”,点明了历史的沧桑变迁,昔日的辉煌如今只剩下空虚的记忆。次句“江水清清只见鱼”,以江水的清澈反衬出人事的消逝,只剩下江中的游鱼见证着岁月的流转。

第三句“遗庙空存元帝像”,写的是元帝庙中空荡荡的神像,暗示了王朝的更迭和英雄的落寞。第四句“故家多有二王书”,提及“二王”可能是指王羲之和王献之两位著名书法家,他们的书法作品在旧时世家依然可见,但人事已非。

第五、六句“秋风出塞调生马,夜月吟淮跨蹇驴”,通过描绘友人胡彦龙在秋风中骑马出塞和夜晚在淮河边吟诗的情景,展现了友人的豪迈与潇洒,同时也寓含了对友人旅途的关切。

最后一句“借问新亭诸老泪,而今烟景复何如”,借用“新亭对泣”的典故,表达对时局变迁的哀叹,以及对友人此行后未来命运的关切。全诗情感深沉,寓言性强,体现了宋诗的婉约与哲思。

收录诗词(2)

高彦竹(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句(其一)

拟约沧江异姓兄。

形式: 押[庚]韵

右军祠堂

一麾东晋守,八体入神书。

墨水传遗迹,兰亭表旧居。

挂冠高兴逸,坦腹旧床虚。

峻岭崇山景,依然想似初。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

太息

天运逢南度,和成势已移。

山河怜破碎,草木亦伤悲。

铁骑驰中土,烽尘隘北陲。

哀臣双泪眼,岂畏朔风吹。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瑞安县咏怀

一经逢圣世,衔诏下神州。

才陋惭无补,官卑得自由。

刑威存抚字,赋役敢诛求。

何日乘公暇,溪山策骑游。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