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叹迷人,如大醉。敢使机谋,争眼谩天地。
杀盗邪淫咒神理。一向无知,不顾临时罪。
气归空,形委废。性识区区,走入幽牢里。
无限冤魂谁放你。鞭棒随身。蛇狗争吞噬。
这首元代王处一所作的《苏幕遮·劝迷途》是一首寓言式的词,以劝诫迷失者为主题。词中以强烈的对比和生动的比喻,表达了对沉迷于恶行之人深深的忧虑。
"叹迷人,如大醉",开篇即揭示了主题,将迷失者比作大醉之人,形象地描绘出他们行为失控的状态。"敢使机谋,争眼谩天地",进一步强调了他们为了私欲不择手段,视天地法理为无物。
"杀盗邪淫咒神理",列举了一系列恶劣的行为,暗示了他们的道德沦丧。"一向无知,不顾临时罪",批评了他们对于后果的漠视,即使明白错误,也依然我行我素。
"气归空,形委废",描述了迷失者的最终结局,精神和身体都因罪行而衰败。"性识区区,走入幽牢里",将心灵比作囚笼,形象地刻画了他们陷入困境的境地。
"无限冤魂谁放你",预示着他们的罪行将带来无尽的报应。"鞭棒随身,蛇狗争吞噬",以残酷的惩罚和自然界的警示,告诫迷途者悬崖勒马,以免遭受更悲惨的命运。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强烈的警示性和象征手法,表达了对迷途者的深切关怀和对道德沦丧的批判,具有深刻的教育意义。
不详
道士,一说号华阳子。从王重阳学道,修真于昆崳山烟霞洞。人称“跌脚仙人”。章宗承安中,曾被召见。元世祖时赠玉阳体元广度真人
劝诸公,当发誓。网罟休施,善处寻生计。
自有神明照察你。福寿重增,别享甘甜味。
得真欢,除浊秽。一性圆明,万法都捐弃。
静看灵源生雅致。返老还童,占断清凉地。
五明宫,三光照。八脉婴儿,九转通玄妙。
七宝林中常舞跳。十地玲珑,一个真欢笑。
杳冥冥,冥杳杳。今古诸仙,永永同相召。
外道天魔都未晓。方喜圆成,了了还重了。
李张梁,听少告。休恁踌躇,纵得心颠倒。
每恨玉阳无答报。似此修行,何日归蓬岛。
大唐僧,九度老。万种难辛,一志终须到。
东进佛经弘释教。相契如来,证果真常道。
我风狂,真九百。豁荡乾坤,爽气犹嫌窄。
大道通融非有隔。地静天清,寸步轻轻蓦。
晚云收,秋月白。万象参罗,灿灿流清色。
休道东牟无羽客。妙用玄机,得得真常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