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明朝时期农村生活的场景,通过布谷鸟的叫声和农夫耕作的景象,展现了农忙时节的紧张气氛以及农民对丰收的渴望与担忧。
首句“布谷声声叫脱裈”,生动地描绘了布谷鸟在春天的鸣叫,仿佛在催促农人脱下冬衣,准备春耕。布谷鸟的叫声在田野间回荡,充满了生机与活力,预示着新一年的开始。
次句“一犁春雨绿杨村”,进一步渲染了春日的氛围。春雨滋润着大地,农夫手持犁耙,在绿意盎然的杨树林边耕地,一片繁忙而和谐的景象。这里的“绿杨村”不仅指出了地点,也暗示了春天的生机勃勃。
后两句“年来底事催租吏,未到秋成夜打门”,则揭示了农民内心的忧虑。尽管春耕正当时,但农民们却担心催租的官吏早早到来,未等到秋收季节便上门催租。这种担忧反映了封建社会中农民面对沉重赋税的压力,以及他们对稳定收入的渴望。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农民在春耕时节的忙碌与期待,同时也反映了社会背景下的农民生活困境,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