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袁午桥仪部同年《萱荫兰芬图》,午桥兄弟四人,图中绘其仲季为迎养京师,就目前缀景也

北堂蔼瑞云,其荫常四垂。

砌下森玉笋,连理映双歧。

联芳应竞爽,南枝交北枝。

仰承雨露偏,得气争华滋。

花间奉板舆,左右祥风披。

京洛未云遐,两地谐埙篪。

冬味喜传远,春彩增娱嬉。

清香宿省回,燕寝来少仪。

禄米调甘味,藉纾乌鸟私。

我心愧寸草,依倚三春晖。

万里奉晨昏,托巢凤凰池。

团圞家庆图,春酒为介眉。

独怅南归雁,白云俱远飞。

感此交跗萼,孝友两兼之。

鹤翎正长养,兰叶方葳蕤。

盘盘护深根,奕奕含英姿。

春华各努力,立身及良时。

显扬事尚易,养志恒在兹。

退食馨尔膳,爱日乐迟迟。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兄弟二人在京城迎接长辈的温馨场景,通过“萱荫兰芬图”这一主题,展现了深厚的家庭情感和孝道精神。

诗中以“北堂蔼瑞云,其荫常四垂”开篇,描绘了家庭环境的和谐与祥和,如同云朵般温暖的氛围笼罩着整个家庭。接着,“砌下森玉笋,连理映双歧”则以植物的生长比喻兄弟间的亲密无间,象征着他们如同连理树一般,共同成长,相互扶持。

“联芳应竞爽,南枝交北枝”进一步强调了兄弟之间的紧密联系,无论身处何方,都能相互照应,共同分享生活的喜悦与挑战。诗中通过“雨露偏”、“华滋”等词,形象地表达了长辈对晚辈的关爱与滋养,以及晚辈对长辈的感恩之情。

“花间奉板舆,左右祥风披”描绘了兄弟二人在长辈面前恭敬侍奉的情景,体现了孝顺的美德。而“京洛未云遐,两地谐埙篪”则表明了兄弟虽分居两地,但心却紧紧相连,如同埙篪般默契和谐。

诗的后半部分,通过“清香宿省回,燕寝来少仪”等句,展现了兄弟二人在忙碌之余,不忘照顾长辈,给予他们温暖与关怀。通过“禄米调甘味,藉纾乌鸟私”表达了兄弟二人对长辈生活细节的关注与体贴,体现了深厚的亲情与责任感。

最后,“我心愧寸草,依倚三春晖”表达了诗人对兄弟二人孝行的敬佩与自省,将自己比作微小的草木,依赖于长辈的恩泽,强调了孝道的重要性。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与深情的表达,不仅展现了兄弟之间的深厚情谊,更弘扬了孝道文化,传递了家庭和谐与社会伦理的美好价值。

收录诗词(1135)

刘绎(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题蔡梅庵太史《韵香书室伴读图》

纸窗竹屋耿寒灯,寂寞花光掩镜菱。

忍共寒衣抛白纻,可堪画饼说红绫。

名场春梦三年感,羁旅秋心一夜增。

回首蓬山人远隔,浔阳孤月照江澄。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蒸]韵

和潘星斋太史《雨后过澄怀园池南山馆》韵,即呈戴醇士前辈

清才丽句最芊眠,主唱宾酬望若仙。

窗倚晓莲人似玉,池含秋雨水如烟。

七襄欲拟天孙锦,万选应同学士钱。

诗境自佳风物好,曾来访戴剡溪船。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星斋再叠前韵送别赋谢

园林写意倩龙眠,拟向秋山著散仙。

画稿敢将烦史笔,征衣犹许带炉烟。

望衡宛对庞公宇,买宅何论季雅钱。

惟有旧游常在念,西风客思满归船。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醇士前辈用前韵赠行,再叠奉酬(其一)

秋槎泛罢看鸥眠,何幸蓬莱共学仙。

名士风流宜水石,诗人供养有云烟。

闲烹清茗时论画,遍拓残碑又谱钱。

灯火窗纱欣对宇,夜来想象米家船。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