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天边物色更无春,祗有羊群与马群。
谁家营里吹羌笛,哀怨教人不忍闻。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边塞的萧瑟与孤寂。开篇“天边物色更无春”即为全诗定下了哀伤的情调,春意已逝,所见仅是荒凉的景象。接着“祗有羊群与马群”则是对这片边地现实状况的一种描写,更凸显出边疆的荒凉与孤独。
中间两句“谁家营里吹羌笛,哀怨教人不忍闻”,通过远处传来的羌笛声,唤起了诗人对过往美好时光的回忆和对现实苦难的感慨。羌笛常与边塞生活、军旅生涯相关联,其哀怨之音更是增添了一份战争带来的痛苦。
整首诗通过对比手法,展现了边疆地区与内地春意盎然的不同,以及战争给人带来的悲凉和无奈。诗中充满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现实苦难的哀叹,是一种深沉的历史感和生活感的流露。
不详
岁去年来拜圣朝,更无山阙对溪桥。
九门杨柳浑无半,犹自千条与万条。
雁来书不至,月照独眠房。
贱妾多愁思,不堪秋夜长。
昔日炎炎徒自知,今无烽灶欲何为。
可怜国柄全无用,曾见家人下第时。
当时得意气填心,一曲君前直万金。
今日不如庭下竹,风来犹得学龙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