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泊闻雁

独夜沙头泊,依人雁几行。

悤悤玉关至,随我度衡阳。

汝到衡阳落,关山我更长。

凄然对江水,霜月不胜凉。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夜晚在沙洲停泊时,诗人听到雁群南飞的声音,引发了对远方和离别的感慨。首句“独夜沙头泊”营造出一种孤寂的氛围,诗人独自一人在沙洲上停泊,暗示了内心的孤独与寂寞。接着,“依人雁几行”描绘了雁群南飞的情景,它们似乎在陪伴着诗人,给予了一丝慰藉。

“悤悤玉关至,随我度衡阳”中,“玉关”指的是古代通往西域的关隘,这里借指遥远的地方。“衡阳”则是南方的一个城市,常被用来象征南方或南方的旅程。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随着雁群一同前往南方,仿佛是命运的指引,也暗含了对未知旅途的期待与不安。

“汝到衡阳落,关山我更长”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当雁群到达衡阳时,诗人意识到自己的旅程还远未结束,前方还有更多的关山要跨越。这里的“汝”指代雁群,而“我”则代表诗人自己,通过对比,突出了诗人与雁群之间的距离感,以及对自身旅程的深刻反思。

最后两句“凄然对江水,霜月不胜凉”以自然景象作为背景,渲染了诗人的内心情绪。面对江水,诗人感到一种难以言喻的凄凉,霜月的寒冷更是加重了这种感觉。这不仅是对自然环境的描述,也是诗人内心情感的投射,表现了在长途跋涉中的孤独、迷茫与对未来的不确定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夜泊时的独特心境,以及对远方、离别和自我旅程的深刻思考,充满了浓郁的情感色彩和哲理意味。

收录诗词(1183)

黄景仁(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清代诗人。一字仲则。四岁而孤,家境清贫,少年时即负诗名,为谋生计,曾四方奔波。一生怀才不遇,穷困潦倒,后授县丞,未及补官即在贫病交加中客死他乡,年仅35岁。诗负盛名,为“毗陵七子”之一。诗学李白,所作多抒发穷愁不遇、寂寞凄怆之情怀,也有愤世嫉俗的篇章。七言诗极有特色。亦能词。著有《两当轩全集》

  • 字:汉镛
  • 号:鹿菲子
  • 籍贯:阳湖(今江苏省常州市)
  • 生卒年:1749~1783

相关古诗词

舟发西安至东岩夜泊

清晨发西安,四野动鸡唱。

人烟起橘袖,村落隐相向。

川景明朝晖,宿雾自消荡。

万壑霜风乾,清江寂无涨。

一一过巉岩,入江更多状。

出没穷雕鈲,盘回互倔强。

舟行苦相持,帆势忽阻丧。

所喜泉石清,终日娱骋望。

短晷歘西驰,苍岩更孤傍。

隐隐远峰出,稍稍明月上。

遥指常山程,终宵一惆怅。

形式: 古风 押[漾]韵

晓发

荒鸡鸣四野,游子已晨兴。

残雪消不尽,晓风寒更增。

连冈盘叠叠,细路出层层。

多恐吟躯重,疲驴瘦不胜。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蒸]韵

病愈作歌

淦江一夜大风雪,病热忽减身知寒。

晓闻饭香腹殷吼,生气自怪来无端。

同舟估客喜相贺,长年柁工心始宽。

我会大小数十病,虽脱鬼手生则残。

有如老将身经百馀战,遍体刻画皆疮瘢。

重经战处始长叹,孤军弱垒心茫然。

我思冥中亦岂厌狂客,几度得遣吟魂还。

或者天意忌作达,坎壈使识为人难。

否则山灵木怪夜深哭,畏我幽僻工雕剜。

明知无益聚为祟,汝曹再至真无颜。

我歌至此哑然笑,呼藤强立行蹒跚。

推蓬急欲看日影,风前独倚愁孤孱。

呜呼病而得愈且休叹,但恨失却半月船头山。

形式: 古风

秀江夜泊

夜气一何悄,扁舟系古杉。

潭空孤月印,峰黑一灯嵌。

薄雾侵残蜡,清霜恋故衫。

徘徊难久立,惧有老蛟馋。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咸]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