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杯令/杯倾乐(其一)

枫叶飘红,莲房肥露,枕席嫩凉先到。

帘外蟾华如扫。枝上啼鸦催晓。秋风又送潘郎老。

小窗明、疏萤浅照。登高送远惆怅,白发至今未了。

形式: 词牌: 倾杯令

翻译

红枫叶随风飘落,莲蓬饱满露水滴,床席透出初秋的清凉。
月光如扫过窗帘,枝头乌鸦报晓声催促。秋风又吹老了潘郎的容颜。
小窗明亮,稀疏的萤火虫微弱照耀。登高远望,心中充满惆怅,白发至今仍未减少。

注释

枫叶:秋天的红枫树叶。
莲房:莲蓬。
肥露:饱满的露珠。
枕席:床席。
嫩凉:初秋的凉意。
帘外:窗外。
蟾华:明亮的月光。
啼鸦:啼叫的乌鸦。
潘郎:泛指男子,此处可能暗指诗人自己。
小窗:窗户。
疏萤:稀疏的萤火虫。
惆怅:忧郁,伤感。
白发:指年长者的白发。
未了:未消,未减。

鉴赏

这首词作家运用鲜明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描绘了一幅秋夜静谧而又有些许孤寂的画面。开篇“枫叶飘红”,枫树的叶子在秋风中飘落呈现出红色的景致,给人一种丰收的感觉,但同时也透露出季节更迭和时间流逝的感慨。

接下来的“莲房肥露”则是描写荷花残存的温润情景,莲蓬中的露珠晶莹剔透,既有夏日的余韵,也映衬出秋天的凉意。紧接着,“枕席嫩凉先到”,夜深人静之际,床上已经泛起了凉意,这种凉意不仅是身体上的,更是心灵上的。

“帘外蟾华如扫”则是用虫洞见光来比喻月光透过窗棂,如同清晨的露珠被轻轻扫去,既有秋夜的宁静,也表现了诗人对明月的向往和对孤独生活的无奈。

“枝上啼鸦催晓”中,鸟儿在树枝上啼叫,似乎在提醒着黎明的到来,这种啼鸦声也反映出诗人的内心之动荡与不安。

“秋风又送潘郎老”,秋风不仅带走了夏日的繁华,更是让人感受到了时光的流逝和生命的无常。这里的“潘郎”可能指的是古代美男子潘安仁,借以表达对青春易逝和岁月匆匆的感慨。

下半首词转入深夜的宁静,“小窗明、疏萤浅照”,小窗下的光线柔和而又微弱,偶尔有萤火虫飞舞其间,给人一种淡淡的希望与温暖。

最后,“登高送远惆怅,白发至今未了”,诗人登上高处送别,这里的“白发”象征着岁月的长河和生命的流逝。诗人心中充满了对往昔岁月的追念和对未来命运的忧虑。

整首词语言优美,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抒发了诗人对时间、生命和孤独生活的复杂情感,是一篇集思索与感慨于一体的佳作。

收录诗词(134)

吕渭老(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作吕滨老。宣和、靖康年间在朝做过小官,有诗名。南渡后情况不详。赵师岌序其词云:“宣和末,有吕圣求者,以诗名,讽咏中率寓爱君忧国意。”“圣求居嘉兴,名滨老,尝位周行,归老于家。”今存《圣求词》一卷

  • 字:圣求
  • 籍贯:嘉兴(今属浙江)

相关古诗词

倾杯令/倾杯乐(其二)

隔座藏钩,分曹射覆,烛艳渐催三鼓。

筝按教坊新谱。楼外月生春浦。徘徊争忍忙归去。

怕明朝、无情风雨。珍花美酒团坐,且作尊前笑侣。

形式: 词牌: 倾杯令

恋香衾

记得花阴同携手,指定日、许我同欢。

唤做真成,耳热心安。

打叠从来不成器,待做个、平地神仙。

又却不成些事,蓦地心残。

据我如今没投奔,见著你、泪早偷弹。

对月临风,一味埋冤。

笑则人前不妨笑,行笑里、斗觉心烦。

怎生分得烦恼,两处匀摊。

形式: 词牌: 恋香衾

浣溪沙

微绽樱桃一颗红。断肠声里唱玲珑。

轻罗小扇掩酥胸。

惹鬓蛛丝新有喜,窥窗月彩旧相从。

清宵一醉许谁同。

形式: 词牌: 浣溪沙

浣溪沙

风扫长林雪压枝。纷纷冻鹊傍帘飞。

一尊聊作破寒威。

春意正愁梅漏泄,客情尤怕病禁持。

曲阑干外日初迟。

形式: 词牌: 浣溪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