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七姑辞

红缯张筲箕,斜插海棠杏,灶前舁来灶下请。

小妇荐清茶,中妇陈白饼,大妇拜致辞,烛花弄鬟影。

种粳种秫须多收,养蚕新丝十倍抽。

不愿生儿近王侯,但愿蕃息滋羊牛。

小姑灵感识人意,髹箸重重书作字。

筲箕频动小姑回,瓦炉香烬柏子灰。

稚男收拾枣栗去,门前箫鼓喧春雷。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家庭生活场景,充满了浓厚的生活气息和温馨的家庭氛围。诗中的“红缯张筲箕”、“斜插海棠杏”等细节描绘,展现了家庭成员在准备祭祀活动时的忙碌与和谐。通过“小妇荐清茶”、“中妇陈白饼”、“大妇拜致辞”的描述,体现了家庭成员之间的分工合作与相互尊重。

“种粳种秫须多收,养蚕新丝十倍抽”两句,既表达了对农业丰收的期盼,也暗示了家庭经济的稳定与富足。而“不愿生儿近王侯,但愿蕃息滋羊牛”则流露出一种朴实无华的生活理想,追求的是家庭的和谐与安宁,而非外在的权势与财富。

“小姑灵感识人意,髹箸重重书作字”展示了家庭中年轻一辈的智慧与创造力,她们通过自己的方式表达情感与愿望。最后,“筲箕频动小姑回,瓦炉香烬柏子灰”以及“稚男收拾枣栗去,门前箫鼓喧春雷”,则以生动的细节描绘出祭祀活动的结束,以及家庭成员间轻松愉快的互动,整个画面充满了生活的温暖与幸福。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家庭生活细节的细腻描绘,展现了清代普通家庭的日常风貌,以及其中蕴含的亲情、和谐与满足感,是一幅生动的家庭生活画卷。

收录诗词(2)

俞㬎(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马草行

沧洲烽火彻夜红,援师奉调来南中。

援师五千马万匹,所过军营吹筚篥。

县官索草修经临,朱票纷纭远所出。

家家并日办马槽,办豆事办莝草刀。

草船满满连百艘,马草积如山岳高。

援师驱马江干过,馀草零星弃道左。

老农束取负担归,然草煮豆聊充饿。

吏胥首告盗官货,哀哉愚民家顿破。

形式: 古风

登祝融峰顶宿上封寺

梯空蹑晴霓,振衣祝融顶。

俯视七十峰,茫然堕烟井。

湘流失湾澴,洞庭馀溟涬。

目穷日月乡,袖拂天汉影。

回首苍梧云,飘飖度前岭。

太阳汲新泉,石鼎瀹苦茗。

肺腑添清凉,丹元溢光景。

麾斥隘八区,幽灵惬孤秉。

徘徊会仙桥,晴崖发娟靓。

绝壁有行迹,仙路细如绠。

虬松生古岩,翠叶光炯炯。

灵秀天所钟,应与兹山永。

倒景回明霞,大地总澄莹。

归来宿上封,一枕山云冷。

形式: 古风

恒山

宝符玄玉奠兹麓,有神上下扶乾坤。

曲阳飞石就禋祀,虞舜不到恒山边。

兹语荒怪谁所纪,翠砥屃奰空磨镌。

磁窑两岸尺绝壁,南有细径缘秋烟。

崖回水立三百丈,巨石怒落随奔泉。

几年于此垒云栈,排空石窦鬼手穿。

馀材蠡啮插山腹,欲落藤蔓相钩牵。

平生未尝识剑阁,或谓蜀道险亦然。

崱屴万仞试初步,飞仙岩阁中霄悬。

虎风一噫土囊口,犍牛飘坠轻乌鸢。

浑浑云雾起林际,乖龙鳞尾方蜿蜒。

紫芝翳翳隐幽峪,黄榆飒飒飞晴天。

中有仙人系驴树,下根离析枝相连。

寒涛万壑起松杪,翠雪散落山亭前。

夕阳晚霞足幽眺,丹灶夜光然通玄。

野人颇有济胜具,度越峻岭如登仙。

俯视群山尽臣庶,太白巨丽差随肩。

茫茫一气辨龙塞,橐驼万队成蚁旋。

丈夫宁能死章句,有名须勒狼胥巅。

此心未遂身老大,投足岩岫差安便。

遍游五岳自兹始,俟昏嫁毕当何年。

形式: 古风

闻陆既藩柩归吊之

昨得传来信,灵輀返故居。

悲深翻作喜,望切转疑虚。

一棹风烟外,孤魂忧患馀。

生还当此日,欢笑定何如?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