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江红.和毛会候汴梁怀古

何必江南,堪痛哭,六朝遗迹。

只此地,曾经几遍,铜驼荆棘。

高浪已摧临镜堞,平沙尽没藏书壁。

漫凭高,历历数沧桑,空沾臆。

朱仙镇,陈桥驿,相望处,城南北。

只幽兰轩远,烬灰难觅。

且醉金梁桥上月,休寻萼绿堂前石。

卷西风,片叶忽飞来,迎秋笛。

形式: 词牌: 满江红

鉴赏

这首《满江红》是清代词人顾贞观在汴梁怀古时所作,以深沉的情感和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历史的沧桑与变迁。

开篇“何必江南,堪痛哭,六朝遗迹”,诗人以反问起笔,表达了对六朝繁华不再的感慨,引出对历史遗迹的哀叹。接着“只此地,曾经几遍,铜驼荆棘”一句,通过“铜驼荆棘”的典故,形象地描绘了昔日繁华之地如今荒凉破败的景象,暗含着对历史兴衰无常的深刻思考。

“高浪已摧临镜堞,平沙尽没藏书壁”两句,进一步渲染了汴梁古城的荒凉景象,高高的波浪摧毁了城墙,平沙覆盖了藏书的墙壁,展现了自然与历史的无情摧残。接下来“漫凭高,历历数沧桑,空沾臆”则表达了诗人站在高处,回顾历史,心中涌动的复杂情感,既有对过往辉煌的怀念,也有对现实荒凉的无奈。

“朱仙镇,陈桥驿,相望处,城南北”几句,通过列举具体的地点,勾勒出汴梁城的广阔范围,同时也暗示了历史上的重要事件,如朱仙镇之战、陈桥兵变等,这些事件虽已成往事,但依然影响着这片土地。

“只幽兰轩远,烬灰难觅”将笔触转向个人情感,幽兰轩象征着往日的美好与宁静,而“烬灰难觅”则表达了对美好事物消逝的深深遗憾。最后,“且醉金梁桥上月,休寻萼绿堂前石”两句,诗人选择在金梁桥上赏月,借酒浇愁,放弃了寻找萼绿堂前的石头,寓意着在面对历史的沧桑与个人的失落时,只能寻求暂时的慰藉。

“卷西风,片叶忽飞来,迎秋笛”以自然界的景象结束全词,西风吹过,一片落叶飘然而至,仿佛是历史的回响,又似是秋天的笛声,唤起了人们对过往的回忆与思考。整首词情感深沉,意境深远,通过对汴梁古城的怀古,表达了对历史变迁的感慨以及对美好事物消逝的哀悼。

收录诗词(246)

顾贞观(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原名华文,、华峰,亦作华封。明末东林党人顾宪成四世孙。康熙五年举人,擢秘书院典籍。曾馆纳兰相国家,与相国子纳兰性德交契,康熙二十三年致仕,读书终老。贞观工诗文,词名尤著,著有《弹指词》、《积书岩集》等。与陈维嵩、朱彝尊并称明末清初“词家三绝”,同时又与纳兰性德、曹贞吉共享“京华三绝”之誉

  • 字:远平
  • 号:梁汾
  • 籍贯:江苏无锡
  • 生卒年:1637-1714

相关古诗词

满江红.留别诸昆仲

燕子重来,还认得,乌衣旧里。

浑不改,风流江左,清华门地。

社酒晚归娱父老,花灯夜赏饶佳丽。

看泾流,如带束胶峰,长如砺。频作客,乡心系。

十载梦,青缣被。又兰阶池草,差强人意。

笑我仍分藜阁火,输他便纵琼林辔。

向五云,多处盼金泥,添新喜。

形式: 词牌: 满江红

一剪梅

一道银墙界粉真。宋玉东邻,阮籍西邻。

好花如雾看难亲,镜里分身,画里全身。

收拾风光卧锦茵。病渴前春,病酒今春。

剧怜莺语太殷勤,昨日归人,明日离人。

形式: 词牌: 一剪梅

更漏子

续残香,留好梦。鸳瓦不销霜重。千里月,五更寒。

此情持问欢。阑干角,蛛丝络。谁解护花铃索。

乘宿醉,看梳头。年时还记不。

形式: 词牌: 更漏子

胡捣练.问疟

便琼花也怎和他,二十四番风战。瘦影上窗微闪。

欲语怜娇喘。霎时凄凛霎时焦,浑似郎心多变。

一鬼可容相见。教露鲜妆腼。

形式: 词牌: 胡捣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