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甘蔗生遣兴诗次韵而和之七十六首(其六十八)

苔林云茧孰相寻,鸟篆虫书枉见侵。

横摘孝经穷司马,巧翻淫咒嬲祇林。

玄黄野逐唯君驾,皂白沟分记子衿。

一石桐油舂不了,披裘那识路旁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鉴赏

这首诗是王夫之在明末清初所作,以读甘蔗生的诗为灵感,通过次韵和诗的方式表达了自己的感受。诗中描绘了一幅深沉而富有哲理的画面。

首句“苔林云茧孰相寻”,以苔藓覆盖的树林和如云的茧状物象征着隐秘与未知,暗示寻找真理或理解的艰难。接下来,“鸟篆虫书枉见侵”借鸟类的足迹和虫书(古代文字)暗示知识的探索过程中,看似纷繁复杂的信息干扰了求知之路。

“横摘孝经穷司马”一句,将孝经(儒家经典)与司马(古代学者的通称)并提,表达了对深入研究儒家经典的敬意,同时也暗含了对司马迁穷尽一生著述《史记》的感慨。“巧翻淫咒嬲祇林”则可能寓言了学术上的曲解和误解,使得学术领域充斥着争议和困扰。

“玄黄野逐唯君驾”中的“玄黄”代表天地自然,诗人强调只有真正的学者才能驾驭这广阔的学问领域。“皂白沟分记子衿”进一步强调分辨黑白是非的重要性,如同学子的衣襟上刻印着知识的印记。

最后两句“一石桐油舂不了,披裘那识路旁金”形象地比喻研读学问犹如磨砺石头,需要持久的努力,而路边的黄金(可能象征真理或机遇)往往被忽视,暗示了追求知识时的专注与执着。

整体来看,这首诗寓言深刻,语言凝练,体现了王夫之对学术探索的深沉思考和对知识追求的执着态度。

收录诗词(1514)

王夫之(明末清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号夕堂。他与顾炎武、黄宗羲并称明清之际三大思想家。其著有《周易外传》、《黄书》、《尚书引义》、《永历实录》、《春秋世论》、《噩梦》、《读通鉴论》、《宋论》等书。自幼跟随自己的父兄读书,青年时期积极参加反清起义,晚年隐居于石船山,著书立传,自署船山病叟、南岳遗民,学者遂称之为船山先生

  • 字:而农
  • 号:姜斋
  • 籍贯:湖广衡州府衡阳县(今湖南衡阳)
  • 生卒年:1619年10月7日-1692年2月18日

相关古诗词

读甘蔗生遣兴诗次韵而和之七十六首(其六十九)

忘情润础候晴徵,种秫无田罢酒兵。

老摘儿拳伸佛臂,閒抛鹤膝放龙鸣。

兜元卷叶轮为郭,安养堆螺顶化生。

点染青蝇争一笑,仲繇夜绝楚王缨。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读甘蔗生遣兴诗次韵而和之七十六首(其七十)

荷花忘却荷叶遮,鼓吹左纛新蛙车。

鹅儿黄嫩微睍睆,鹄立红云捧夭斜。

青蚨血乾诛阿母,蝤蛴队辇试莫耶。

黄金榜射金人眼,欲问南商求沔茄。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读甘蔗生遣兴诗次韵而和之七十六首(其七十一)

姜桓彭虫溷寺貂,独孤香饭迎女猫。

大呼巫觋沈邺豹,烂煮轩辕赐土枭。

林荫夸父已得日,河分王亥不如鳐。

唐珏无翼衔燕土,鲍焦有齿累蠡瓢。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

读甘蔗生遣兴诗次韵而和之七十六首(其七十二)

龙汉密编何国纪,龟阴高筑岂畦台。

时留虎迹三人笑,尽辇鱼肠一窖埋。

肉店羊头须别拣,窗棂牛尾莫相咍。

随他竹叶舟中去,移取琶蕉雪里来。

形式: 七言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