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项平父送别(其三)

前途事业自登山,高下相悬进一关。

莫倚陂陀能迤逦,可无尺寸怯跻攀。

我来正作三年计,君别何当万里还。

办取相逢须刮目,转头清镜欲苍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孙应时所作,名为《和项平父送别(其三)》。通过对这首诗的鉴赏,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在朋友离别之际的心情与寄托。

前两句“前途事业自登山,高下相悬进一关”表达了对友人未来道路上挑战和机遇的预期。这里,“登山”比喻着攀登事业的高峰,而“高下相悬”则形象地描绘出前路的艰难险阻和等待克服的关隘。

接下来的两句“莫倚陂陀能迤逦, 可无尺寸怯跻攀”劝勉友人要有坚强不屈的意志,不依赖任何东西,要勇敢地面对前方的挑战。这里,“迤逦”意味着柔弱,而“怯跻攀”则是指畏缩不前的态度。

中间两句“我来正作三年计,君别何当万里还”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未来的期盼和对即将到来的分别的感慨。这里,“三年计”可能意味着对未来有长远的规划,而“万里还”则是对于朋友未来长途跋涉后的回归所持有的期待。

最后两句“办取相逢须刮目,转头清镜欲苍颜”则描绘了分别后重逢时刻的心情与景象。这里,“刮目”强调了再次相见的迫切心情,而“转头清镜欲苍颜”则表现出岁月流转、人事沧桑后的感慨,似乎在暗示时间的流逝和岁月对人的改变。

整首诗通过层层递进的情感表达,展现了朋友之间深厚的情谊与对于未来的美好祝愿。

收录诗词(624)

孙应时(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和项平父送别(其二)

长江风景旧闻知,雪里经行亦大奇。

官舍荒凉乏松竹,边城清晏少文移。

有时怀古登临久,自省无才职分卑。

白日闭门还独笑,读书吾亦太营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和真长送别

吴市当年梅子真,不堪万里久辞亲。

故无分寸酬知己,尚有平生不负人。

锦里风光馀别恨,镜湖云水送閒身。

感君恋恋勤相记,岁暮长途知苦辛。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和景孟山行

翛然身在妙高峰,下有雷霆走白龙。

已觉仙风换肌骨,更无尘土到心胸。

悠悠今古三千劫,莽莽山川几万重。

云北云南一长啸,为留馀响振岩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冬]韵

和景孟宿山中

倦行白雨翠云中,投宿禅房听晓钟。

弹压山川诗未老,留连岩壑兴何浓。

回看尘世频三叹,上彻天关更几重。

径欲乘风此仙去,时时笙鹤下前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冬]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