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史诗

自古无殉死,达人所共知。

秦穆杀三良,惜哉空尔为。

结发事明君,受恩良不訾。

临没要之死,焉得不相随。

妻子当门泣,兄弟哭路垂。

临穴呼苍天,涕下如绠縻。

人生各有志,终不为此移。

同知埋身剧,心亦有所施。

生为百夫雄,死为壮士规。

黄鸟作悲诗,至今声不亏。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鉴赏

这首诗是一位古代文人的作品,通过咏叹历史事件来表达个人的情感和思想。开篇即指出“自古无殉死”,这是对传统观念的批判,因为在封建社会中,有时会出现因君主或贵族之死而殉葬的情况,这位诗人认为这种做法是不合理的。

接着,诗人提到秦穆杀三良,这里的“三良”通常指的是古代的贤臣,如商朝的伊尹、周朝的姜尚等。诗人表达了对这些贤臣被杀的惋惜之情,认为这是空前的不公。

在接下来的几句中,诗人讲述了一位忠诚于君主的人物形象,这个人物结发事明君,受恩而不忘报答。即使面临死亡,也要坚守自己的信念和原则。这位人物的临终之言更是强调了个人的信仰和理想不会因为外界的压力而改变。

诗中也描绘了一种悲壮的情景:妻子兄弟等家人对这位英雄人物的哀悼,他们在门前哭泣,兄弟沿路垂泪。临穴之时,这位英雄呼天抒情,其悲痛达到了极点。

最后几句是诗人个人的感慨。诗人认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志向和追求,不会因为外界的压力而改变。即使身后事了无量,心中的信念仍旧不变。生前是一位百夫之雄,死后成为了壮士的典范。

黄鸟作悲诗,至今声不亏,是对这位英雄人物的赞颂,通过黄鸟鸣叫的声音来比喻人们对于他英勇事迹的传颂和怀念,这种声音至今依旧响彻人心,不会消逝。

总体来说,这首诗是通过历史事件来强调个人的信仰、忠诚与理想,展示了古代士人坚守节操、不畏强权的崇高精神。

收录诗词(31)

王粲(魏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俞儿舞歌四首(其二)弩俞新福歌

材官选士,剑弩错陈。应桴蹈节,俯仰若神。

绥我武烈,笃我淳仁。自东自西,莫不来宾。

形式: 四言诗 押[真]韵

鸷鸟化为鸠,远窜江汉边。

遭遇风云会,托身鸾凤间。

天姿既否戾,受性又不闲。

邂逅见逼迫,俯仰不得言。

形式: 古风

荆轲为燕使,送者盈水滨。

缟素易水上,涕泣不可挥。

形式: 古风

联翻飞鸾鸟,独游无所因。

毛羽照野草,哀鸣入青云。

我尚假羽翼,飞睹尔形身。

愿及春阳会,交颈遘殷勤。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