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寒四集饮洛翘处分得一字

高山多积雪,登高望奇特。

正欲结伴游,先作消寒集。

寒消第四筵,竞入芝兰室。

炉爇柏叶香,扑鼻酒香挹。

豪客置席间,奇语出奇笔。

笔落乱云烟,语射中虮虱。

时阑兴未阑,青钱选一一。

主人策酒兵,恍如铜柱立。

抑如沽春酿,杖头先生得。

东家拓菜园,菜叶尽肥茁。

醉后踏寒畦,蓠外人如鲫。

共得咬菜根,无使有此色。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在寒冷季节举行的聚会,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聚会的氛围与参与者的精神风貌。诗中以“高山多积雪”开篇,既点明了聚会的时节背景,也暗示了聚会的高雅与不同寻常。接着,“登高望奇特”一句,不仅描绘了聚会地点的高远,也寓意着聚会参与者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向往。

“正欲结伴游,先作消寒集”,表达了聚会的初衷是为了驱散寒冷,寻找温暖与乐趣。接下来的“寒消第四筵,竞入芝兰室”,描述了聚会的进行,从最初的寒意逐渐消散,参与者们进入了一个充满香气与温馨的环境,暗示了聚会的气氛逐渐热烈起来。

“炉爇柏叶香,扑鼻酒香挹”,通过具体的场景描写,进一步烘托了聚会的氛围,炉火的温暖与柏叶的香气,以及酒香的弥漫,都让人感受到一种浓郁而温馨的聚会气息。同时,“豪客置席间,奇语出奇笔”则描绘了聚会中人物的风度与才华,豪放的客人在席间谈笑风生,妙语连珠,才思敏捷,笔下生花。

“笔落乱云烟,语射中虮虱”,这两句诗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形容聚会中的言语和才思如同乱云飞渡,又如同箭矢般精准,既表现了聚会的热烈与激情,也体现了参与者的智慧与才华。

“时阑兴未阑,青钱选一一”,意味着时间虽然流逝,但聚会的兴致并未减退,参与者们继续享受着聚会的乐趣。最后,“主人策酒兵,恍如铜柱立。抑如沽春酿,杖头先生得”,通过主人的智慧与热情,将聚会推向高潮,仿佛铜柱般稳固,又如同春天的美酒,令人回味无穷。

“东家拓菜园,菜叶尽肥茁。醉后踏寒畦,篱外人如鲫。共得咬菜根,无使有此色”,这一段描绘了聚会结束后的情景,东家的菜园因聚会而更加生机勃勃,人们在醉后的寒夜中踏过菜地,如同鱼群般密集,共同分享着聚会的余韵,即使回归平凡生活,也要保持那份相聚时的欢愉与热情。

整首诗通过对聚会场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聚会的欢乐、友谊、才情以及对生活的热爱,充满了浓厚的人情味和生活气息。

收录诗词(632)

许传霈(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消寒五集复饮师竹处分得酒字

前日宴高台,朔风寒入口。

昨朝游洞天,雪花大如手。

雪消风未消,今夕会良友。

泥融溅街衢,折柬快出走。

主人步失足,兴浓忘掣肘。

陟山艰杖藜,铺席能对酒。

酒酣令愈奇,筹竹献左右。

西子纱浣妍,东施颦效丑。

伟哉范少伯,沼吴功不负。

泛湖亦浇愁,觞政妙无有。

我是于越人,愿从大夫后。

网设不罹鸿,兔尽走烹狗。

消寒仅旬月,美酒费百斗。

一饮一集成,待到春九九。

形式: 古风 押[有]韵

消寒六集复饮洛翘处分得爱字

山城多鸣鸟,有鸟集豕背。

豕走鸟不飞,閒自啄其喙。

禽兽有蠢灵,所见非所在。

偶集我眼中,怪事书所未。

诗酒会消寒,阅微启精邃。

肴馔列羽虫,雉鸽推群类。

野鹜落凫飞,天鹅寂雁唳。

羽翼竞丰盈,鸡鸭薄滋味。

嗟此握爪拳,何甘投鼎鼐。

失足由网罗,大半为食饵。

吾观高冈凤,一举烟云翅。

又观空山鹤,长鸣风雨晦。

岂不值饥渴,饮啄得素志。

誓不争食栖,适性行无碍。

同席解鸟语,雅人必深致。

莺鸣求友声,非欲弄清脆。

鹦鹉学人言,从俗求妩媚。

声同应实殊,浮沈在聋愦。

苟无真知音,鲜勿割所爱。

不见桀之犬,可向陶尧吠。

形式: 古风

消寒七集饮竹屋分得帘字时从西郊步归

偶忆送春游,计月才届三。

今朝重携手,河梁朔风严。

岁月倏忽易,流水听瀸瀸。

飞虹卧雪中,斜日落层岚。

人影侵在地,历乱舞松杉。

何来不速客,一一集禅庵。

修竹如相识,万个字空嵌。

折节呼士前,俗驾皆扫芟。

主人藏斗酒,厚味咀醰醰。

卜夜添炉火,分题褪鼻尖。

七人逢七集,寒暑理相参。

优游乐卒岁,世味外酸咸。

窗纸忽然白,新月朗磨镰。

归来数梅朵,对影碧筠帘。

花香与酒香,齐梦到黑甜。

形式: 古风

由白云洞值大雪次韵复杨桂峰

四壁青青沈石苔,一番吊古一登台。

最难风雨怀人至,况是山林踏雪来。

飞瀑潺潺疑玉响,危崖树树讶花开。

把樽几度临窗饮,此地围炉未忍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