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画二十四首(其七)

惯住山楼未学仙,每因花下醉樽前。

仍然访道还逢衲,松壑长谈内外篇。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位常居山楼的隐士形象,他并未修仙,却在花下饮酒,醉态可掬,却也自在逍遥。诗中“每因花下醉樽前”一句,生动展现了这位隐士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活状态,以及他对生活的热爱和洒脱态度。

接着,“仍然访道还逢衲,松壑长谈内外篇。”这两句进一步揭示了这位隐士并非完全脱离尘世,他依然追求精神上的修行与探索,与僧侣交流,探讨宇宙的奥秘与人生的真谛。这里的“访道”不仅指寻求宗教信仰的指导,更蕴含着对人生哲学的深入思考。“松壑长谈内外篇”,则暗示了这种探讨是在自然的怀抱中进行,充满了宁静与深邃,体现了人与自然、内心与外界的和谐统一。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隐逸生活中的诗意与哲思,既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是对内心世界探索的表达,体现了诗人对自由、和谐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收录诗词(101)

沈梧(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题画二十四首(其八)

剩水残山车马稀,荒篱短树卧柴扉。

此君不是求名者,偶为寻僧入翠微。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微]韵

题画二十四首(其九)

古寺空山岁月寒,只宜道衲不宜官。

我本山农分半席,偶谈妙理证蒲团。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寒]韵

题画二十四首(其十)

树杪喷泉引客吟,空山壑响助清音。

此中灵气通衡岳,何必探幽费远寻。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侵]韵

题画二十四首(其十一)

淡染山容细点苔,疏篱短树翠成堆。

避人结屋雪深处,谁料此翁采药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