庵壁题诗

隐居三十载,石室南山巅。

静夜玩明月,清朝饮碧泉。

樵人歌垄上,谷鸟戏岩前。

乐矣不知老,都忘甲子年。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翻译

隐居生活三十年,住在南山的山顶洞穴。
夜晚静静地赏月,清晨则饮用山涧清泉。
山夫在田垄上歌唱,山谷中的鸟儿在岩石前嬉戏。
沉浸在快乐中忘了岁月,连年龄都忘记了。

注释

隐居:指退隐山林,过着不问世事的生活。
石室:指山洞或简陋的住所。
南山:指具体的地理位置,可能是诗人居住的地方。
巅:山顶。
静夜:宁静的夜晚。
明月:明亮的月亮。
清朝:清晨。
碧泉:清澈的泉水。
樵人:砍柴的人。
垄上:田地的边缘或山坡上。
谷鸟:山谷中的鸟类。
戏:嬉戏,玩耍。
乐:快乐。
甲子年:古代以六十年为一个甲子周期,用来表示时间的长久。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居者三十年的生活情景,选取“石室南山巅”作为开篇,立刻将读者带入一个高远而清幽的自然环境中。通过“静夜玩明月”和“清朝饮碧泉”,诗人展现了自己与大自然亲密相处的情趣,以及对宁静生活的享受。

在“樵人歌垄上,谷鸟戏岩前”这两句中,诗人不仅描写了自己与山林间劳作之人的和谐共存,还通过“歌”和“戏”的动态画面,传达了一种生机勃勃的生活气息。这些细节丰富了隐居生活的情感色彩。

最后,“乐矣不知老,都忘甲子年”,表明诗人在与自然融为一体的过程中,不仅找到了内心的平静和快乐,而且还超越了世俗对年龄的关注,实现了一种时间的超脱。这里的“都忘”二字,更是深化了这种超然物外的情怀。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隐居生活细节的描绘,以及对自然之美的赞颂,展现了诗人对于简单、自在生活方式的向往和肯定。

收录诗词(3)

许宣平(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负薪行

负薪朝出卖,沽酒日西归。

路人莫问归何处,穿入白云行翠微。

形式: 古风 押[微]韵

中秋月

应是蟾宫别有情,每逢秋半倍澄清。

清光不向此中见,白发争教何处生?

闲地占将真可惜,幽窗分得始为明。

殷勤好长来年桂,莫遣平人道不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江南行

江南萧洒地,本自与君宜。

固节还同我,虚心欲待谁。

涧泉傍借响,山木共含滋。

粉腻虫难篆,丛疏鸟易窥。

尽应逢野渡,中忽见村祠。

叶扫秋空静,根横古堑危。

影迷寒霭里,声出夜风时。

客棹深深过,人家远远移。

游边曾结念,到此数题诗。

莫恨成龙晚,成龙会有期。

形式: 排律 押[支]韵

三十六湾

缥缈临风思美人,荻花枫叶带离声。

夜深吹笛移船去,三十六湾秋月明。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