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萧东海竹挽吴汝辉

萧萧东海竹,郁郁西山松。

壤地两隔越,生植莫能同。

颜色各相昧,音声或通风。

精神自冥合,宛宛无西东。

青松一朝催,此竹抱孤穷。

以竹书感慨,寄去泪亦从。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东海之畔的竹子与西山之巅的松树,尽管生长环境各异,却在精神上相互感应,不分东西。诗人沈周以"萧萧东海竹"和"郁郁西山松"象征吴汝辉的品性,竹子象征其可能的孤独贫困,而松树则代表坚韧不拔的精神。通过竹子寄寓感慨,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深同情和怀念,泪水随着诗篇一同寄出。整体风格简洁深沉,情感真挚动人。

收录诗词(1057)

沈周(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白石翁、玉田生、有居竹居主人等。汉族。生於明宣德二年,卒於明正德四年,享年八十三岁。不应科举,专事诗文、书画,是明代中期文人画“吴派”的开创者,与文徵明、唐寅、仇英并称“明四家”。传世作品有《庐山高图》、《秋林话旧图》、《沧州趣图》。著有《石田集》、《客座新闻》等

  • 字:启南
  • 号:石田
  • 籍贯:长洲(今江苏苏州)
  • 生卒年:1427~1509

相关古诗词

闻陈白沙先生讣(其一)

生知秖藉两诗酬,死惜曾无半面由。

坦坦德从周道往,冥冥心与葛天游。

讲论语托门人录,封禅书违使者求。

万里白沙何处是,独临残月水西楼。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闻陈白沙先生讣(其二)

尧夫情性林宗行,薄世之师天吝之。

此老不亡名自在,斯文欲铸我何为。

天长岭海无从涕,地老台山有道碑。

拟把瓣香身莫达,绋前空寄助劳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读吴文定公御祭文

德望文章称科甲,官阶寿考更兼之。

呜呼今日延陵墓,不愧当年有道碑。

天子重伤麟丧鲁,吴人私幸凤生岐。

白头野老宜先死,翻向秋风泣所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挽徐母马氏

徐家阿母多慈训,懿德何惭白石刊。

针眼未漫衣上线,胆膏犹腻手中丸。

秋阴月掩都房橘,香木霜凋古畹兰。

淀紫山头埋玉地,贤郎陟著泪汍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