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瓶梅》由清代诗人时达德所作,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充满诗意的画面。诗中以“斗室凄清”开篇,营造出一种孤寂而又深邃的氛围,随后通过“胆瓶何处得幽芬”一句,巧妙地引入了瓶中的梅花,不仅增添了室内的香气,也给这寂静的空间带来了生机与雅致。
“入门时见烟云客,据案频窥冰雪文”两句,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将访客比作烟云,将案上的书籍比作冰雪,既表现了访客的超凡脱俗,又暗示了书籍内容的高深莫测,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知识和文化的热爱与追求。
“蝴蝶枕边身栩栩,麒麟炉上影纷纷”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超然物外的意境。蝴蝶在枕边栩栩如生,仿佛是梦境中的幻象;麒麟炉上的影子纷纷扰扰,似乎在诉说着古老的故事。这两句不仅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想象力,也体现了他对自然与艺术的深刻感悟。
最后,“不须更踏芒鞋去,春色江南昨巳分”表达了诗人对眼前美好景致的留恋,以及对江南春色的向往。这句话意味着,即使不离开此地,也能感受到江南春天的气息,流露出诗人对生活情趣的独到见解和对自然美的深深眷恋。
整体而言,《瓶梅》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文化、生活的独特感受和审美追求,是一首富有哲思与情感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