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陈教谕

欲为诸生哭广文,无端宿草暗孤坟。

苏湖教法谁应继,江海诗名世共闻。

过客满门歌薤露,梦仙何处踏梨云。

哀辞未写交游恨,更采蘋花荐苾芬。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鉴赏

这首挽诗《挽陈教谕》是明代诗人邓林所作,表达了对故友陈教谕的深切悼念与缅怀之情。诗中不仅流露出对逝者的哀思,也蕴含了对其生前贡献的肯定与怀念。

首联“欲为诸生哭广文,无端宿草暗孤坟”以“广文”代称陈教谕,点明其身份为教育者,同时通过“宿草暗孤坟”描绘出墓地的荒凉景象,渲染出一种凄凉悲痛的氛围。

颔联“苏湖教法谁应继,江海诗名世共闻”赞扬了陈教谕在教育和文学上的成就,提出苏湖地区的教育方法无人能继承,而他的诗歌名声却传遍天下,表达了对陈教谕在学术与艺术领域卓越贡献的高度评价。

颈联“过客满门歌薤露,梦仙何处踏梨云”运用典故,以“歌薤露”比喻送别之歌,象征着对陈教谕离世的哀悼;“梦仙踏梨云”则寄托了对逝者灵魂升天的美好想象,表达了对陈教谕的深切怀念与祝福。

尾联“哀辞未写交游恨,更采蘋花荐苾芬”表达了诗人未能完全表达出对陈教谕去世的哀痛之情,以及对与陈教谕交往中未能尽兴的遗憾。最后,诗人希望以蘋花作为祭品,献上对陈教谕的敬意与哀思。

整体而言,这首挽诗情感真挚,语言凝练,通过对陈教谕生平事迹的简述与赞美,以及对逝者离世的哀悼与怀念,展现了深厚的人文关怀与高尚的道德情操。

收录诗词(446)

邓林(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景葵堂

葵树何年倚槛栽,繁阴已护读书台。

羹墙有感亲如在,雨露无私花剩开。

奕叶敢忘先世泽,深根长许后人培。

何当剪作公袍绣,红日轮边拱上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碧岩图

碧岩闻说类方壶,今向东风看画图。

峰顶暖岚青欲滴,涧门瑶草绿平铺。

七千里外怀亲舍,四十年前历宦途。

为问旧时猿鹤侣,寻盟还认老翁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校文来自广右重九日过家

年来旅食逢重九,迢递乡心对菊花。

应谓此身长作客,谁知今日适还家。

亲朋酒畔欢情洽,童稚灯前笑语哗。

只愧尘埃双鬓老,临风牢自裹乌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对重九忆髫年

严君晚节似柴桑,酷爱黄花冷淡香。

但愿有朋来满座,不教无酒负重阳。

时光过眼成寥落,景物关心倍感伤。

欲寿一觞那可得,只将清泪洒玄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