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由明代诗人戚继光所作,名为《奉挽晓峰张丈(其二)》。诗中描绘了对逝去友人的深切怀念与感慨,以及对时光流逝、世事变迁的无奈与感叹。
首联“长干尽是少年行,老大重怀白马生”,以“长干”象征逝去的青春岁月,“少年行”与“老大”形成对比,表达了对年轻时光的追忆与对年华老去的感慨。“白马生”可能暗喻逝去的友人或某种美好事物,引发对往昔的怀念。
颔联“梦杳蓬莱闻鹤语,别深沧海失鸥盟”,通过梦境中的蓬莱仙岛与现实中的大海,以及鹤与鸥的意象,进一步深化了对逝去友情的怀念与对美好时光的追思。鹤语和鸥盟分别代表了高洁的友谊与自由自在的生活状态,如今却只能在梦中追寻。
颈联“谁知楚服天犹妒,自拟玄经日已成”,表达了对逝去之人的哀悼之情,同时也暗示了对逝者才华与成就的肯定。楚服可能象征逝者的服饰或身份,天犹妒则表达了对逝者才能的赞美与对命运不公的感慨。自拟玄经则可能寓意逝者在学术或精神层面的成就,日已成则强调了这种成就的完成与不可逆转。
尾联“一代风流看欲尽,秋原未到不胜情!”将主题升华至对整个时代的感慨,一代风流即将消逝,而自己还未亲历便感到了深深的遗憾与不舍。秋原未到,或许象征着未来还有未经历的美好,但此刻的心情已难以言表。
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逝去友情的深深怀念,也有对时光流逝、世事变迁的感慨,以及对逝者才华与成就的肯定,最后以对未来美好事物的期待与当前心情的无法言表收尾,展现了诗人复杂而深刻的情感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