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天寒日暮。百绕梅花树。万斛清香藏不住。
都在一花开处。可怜月堕霜飞。不知疏影来时。
谁报云川老子,翠禽先在南枝。
这首元代许有壬的《清平乐》描绘了一幅冬日黄昏的梅花图景。"天寒日暮"四字点明了时间与环境的清冷,暗示着诗人在此刻的孤寂心境。"百绕梅花树",诗人围绕梅花漫步,梅花的香气浓郁,"万斛清香藏不住",形象地写出梅花香气之浓烈,仿佛能容纳千斛之多。
"都在一花开处",进一步强调了梅花盛开的盛况,仿佛所有的精华都凝聚在那一朵朵花上。接下来,"可怜月堕霜飞",以月亮下落和霜雪飘飞的景象,衬托出梅花在严寒中傲然绽放的坚韧之美。"不知疏影来时",诗人感叹梅花的孤独,只有稀疏的影子相伴。
最后,"谁报云川老子,翠禽先在南枝",以"云川老子"自比,表达对梅花的敬仰,而"翠禽先在南枝"则寓意梅花的高洁,连鸟儿也为之吸引,选择栖息于南枝,与梅花为伴。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描绘和象征手法,赞美了梅花的品质和诗人对梅花的深深喜爱之情。
不详
延祐二年(1315)进士及第,授同知辽州事。后来官中书左司员外郎时,京城外发生饥荒,他从"民,本也"的思想出发,主张放赈(chen四声)救济。河南农民军起,他建议备御之策十五件。又任集贤大学士,不久改枢密副使,又拜中书左丞。他看到元朝将士贪掠人口玉帛而无斗志,就主张对起义农民实行招降政策
平生爱竹。到处萦心曲。一日相违人便俗。
栽满水边茅屋。谁知岁晚空山。佳人能慰荒寒。
莫论和羹结实,且看高节停鸾。
胆瓶温水。一握春如洗。斗帐怯寒呼不起。
娇滴粉云香里。谁教浅笑轻颦。恰如镜里传神。
不用瑶天雪月,眼前琼树常新。
钟山高处。又结层楼住。山自苍苍江自去。
万景一时收聚。平生湖海诗豪。更倾五斗香醪。
不信人间好句,不教驱入霜毫。
西岩仙老。身在蓬莱岛。竹月松云尘不到。
况有清风自扫。霜溪浅碧摇沙。烟村落照明霞。
说与门前鸥鹭,仙家又是渔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