谒严祠因登钓台二首(其一)

陟彼富春山,紫翠何重重。

荒祠奠幽趾,高台倚晴空。

缅昔白水兴,群策起从龙。

夫子秉逸尚,垂纶抗高踪。

人远云山新,世异江水同。

我来一振衣,万里披清风。

斯人不可作,三叹将何从。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探访严祠后登临钓台的情景,通过自然景观与历史人物的交织,展现了深沉的历史感和对先贤的追思。

首句“陟彼富春山,紫翠何重重”以富春山的壮丽景色开篇,紫色与翠绿交织,展现出山色的丰富层次,为后续的情感抒发奠定了壮阔的背景。

“荒祠奠幽趾,高台倚晴空”则转向对严祠的描述,荒凉的祠庙坐落在幽静之地,高高的台阁矗立于晴朗的天空之下,营造出一种肃穆而深远的氛围。

“缅昔白水兴,群策起从龙”提到过去的历史事件,暗示严祠与某个重要历史时期或人物相关联,通过“白水兴”这一典故,引出了对历史英雄的追忆。

“夫子秉逸尚,垂纶抗高踪”点名了历史人物,即严子陵,他以逸致高远的生活态度著称,钓鱼为乐,不问世事,这与作者所感受到的山林之静谧相呼应。

“人远云山新,世异江水同”表达了时间的流逝与世事变迁,但自然之美永恒不变,如同云山之新,江水之恒。

“我来一振衣,万里披清风”是作者个人情感的流露,他来到这里,仿佛能感受到历史的清风,内心得到了洗涤与升华。

最后,“斯人不可作,三叹将何从”表达了对已逝先贤的敬仰与怀念,同时也流露出对无法再见到这样伟大人物的遗憾之情,三叹之间,蕴含着深深的感慨与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观与历史人物的结合,展现了作者对历史的深刻感悟和对美好品质的向往,语言凝练,情感真挚,富有哲理意味。

收录诗词(1242)

李孙宸(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谒严祠因登钓台二首(其二)

凤凰起高冈,千仞翔漻泬。

陋彼鸱与鸮,乃为腐鼠嚇。

卓哉尘外踪,中区何窘窄。

唐虞总刍狗,箕颍亦戏剧。

所贵达人心,不留空中迹。

一笑桐江丝,中怀自脉脉。

千载仰辉光,江湖星是客。

形式: 古风

既出都门望西路发有作(其一)

靖端肃王程,驱车向西骛。

既惬游梁情,亦适归欤趣。

岂复惮倭迟,孤征昔所屡。

晨徂每侵星,兼途轻薄暮。

时序如崩波,黾勉促脩路。

朔风剥我肤,宁论衣改素。

形式: 古风 押[遇]韵

既出都门望西路发有作(其二)

谁令渝高蹈,怀禄入承明。

十载铅与椠,悠悠竟何成。

情澹圭组薄,恋深犬马轻。

远辞承华侧,秖役潞子城。

衔命俨陨越,敕躬每屏营。

揽衣遵遥渚,整辔骛脩坰。

岭南隔天末,何日抗归旌。

形式: 古风

留别示两儿

吾家代力耕,繄予忝禄仕。

五世有遗泽,浚发将在此。

五十而无闻,祖德惭济美。

饰躬良已难,何能逮小子。

孩抱重相违,况兹八千里。

我行难久留,汝还敦素履。

尘案有缣缃,北堂有甘旨。

稼好课田畴,兰宜植庭戺。

饮酒俨立监,披书穷杪理。

少壮能几何,流光去若驶。

令德抗前旌,周道平如砥。

庭训苟不渝,天涯膝下尔。

形式: 古风 押[纸]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