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州图

鄙夫平居常叹息,蓟门幽都皆绝域。

安得猛士守北方,力排敌人复禹绩。

田生手携朔漠图,丹书万里之强胡。

挂图高堂素壁上,壮或阴山来坐隅。

长城迢迢属沧海,古塞历历生黄榆。

纵横指顾皆旧物,抚事慨时惊呼。

太平壮士多虚死,念君避胡来万里。

九关深沉虎豹恶,布衣何由说天子。

卷图还君意黯然,咄嗟世事非余耻。

形式: 古风

鉴赏

此诗《幽州图》由宋代诗人刘攽所作,通过描绘一幅描绘北方边疆的图卷,表达了对边防安全与国家安宁的深切忧虑以及对英勇将士的崇高敬意。

诗中开篇即以“鄙夫平居常叹息”点明诗人内心的忧思,接着“蓟门幽都皆绝域”一句,将目光投向了遥远的北方边疆,强调了边地的险远与隔绝。诗人渴望有勇猛的战士守护北方,抵御外敌,恢复往昔的繁荣景象,展现了一种强烈的爱国情怀和对和平稳定的向往。

随后,诗人通过“田生手携朔漠图,丹书万里之强胡”描绘了手持边疆地图的田生,他以赤诚之心绘制了抵御强敌的策略,展现了智勇双全的形象。地图被挂在高堂之上,不仅作为视觉的震撼,更象征着对边防的重视与决心。诗人进一步描述了地图上的地理特征,如蜿蜒的长城、古老的塞垣、生长在边疆的黄榆树等,这些元素共同构建了一个充满历史感与壮丽感的画面。

“纵横指顾皆旧物,抚事慷慨时惊呼”则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感慨与对现实的担忧,通过手指指向地图上的每一处,仿佛在回顾过去的辉煌与现在的挑战,心中充满了复杂的情感。最后,“太平壮士多虚死,念君避胡来万里”揭示了诗人对英勇将士牺牲的哀悼,以及对他们在和平时期却不得不远离家乡、保卫国家的无奈与同情。

“九关深沉虎豹恶,布衣何由说天子”表达了诗人对朝廷决策者难以理解边疆严峻形势的忧虑,以及普通百姓难以直接向天子表达心声的无奈。最后,“卷图还君意黯然,咄嗟世事非余耻”则以一种沉重而决绝的态度收尾,表明诗人虽然内心充满悲愤,但仍然选择以平静的方式接受现实,体现了其高尚的情操与深沉的思考。

综上所述,《幽州图》不仅是一首描绘边疆风光与历史的诗歌,更是诗人对国家边防安全、民族尊严以及对英勇将士的崇高敬意的深刻表达。通过细腻的描绘与深邃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怀与对和平稳定的强烈渴望。

收录诗词(1268)

刘攽(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刘敞之弟。一作贡父、赣父。一说江西樟树人。庆历进士,历任曹州、兖州、亳州、蔡州知州,官至中书舍人。一生潜心史学,治学严谨。助司马光纂修《资治通鉴》,充任副主编,负责汉史部分,著有《东汉刊误》等

  • 字:贡夫
  • 号:公非
  • 籍贯:临江新喻(今江西新余)
  • 生卒年:1023~1089

相关古诗词

汲颍水

城中凿井非不深,苦泉欲饮先烦心。

天生颍水似碧玉,盛夏一酌逾千金。

野童絜壶不盈斗,清能照眉甘适口。

未曾一饭过闾里,犹以空瓶累川后。

形式: 古风

次韵范内翰西圻老人诗

大行宫车千乘强,翠华晚驾烟苍苍。

龙髯堕地长秋草,白云悠悠飞帝乡。

先驱轶出塞门外,天宇寥廓初无傍。

凄风疾雨走道路,万灵奔走谁非常。

汉家德泽遍四海,戎夷执绋虚边疆。

翾飞啄息愿效死,以彼壤穴皆容光。

词臣宗功笔力壮,感激顾遇思揄扬。

周宣中兴在云汉,武皇最著惟宣防。

道旁老翁话旧事,面目黧黑情摧伤。

赐缣如雪身独得,无衣自幸方同裳。

桑田变海不可测,恸哭白日悲风长。

君不见封禅之君皆不死,岂以衣冠之葬疑轩皇。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和苏子瞻韵为石苍舒题

长安材豪雄五都,五陵意气谁能除。

作人不入游侠窟,寓兴聊从草隶书。

崩崖坏山出众宝,石刻鼎铸周秦馀。

江东诸家擅逸气,宜官钟蔡几不如。

腾龙翥凤动光彩,渌池滉漾华芙蕖。

石生临书得微妙,神凝意会下笔初。

浓纤巧致若出一,老庖利刃投空虚。

人间流传不得辨,锦囊玉轴争贮储。

以兹得名号醉墨,聊取胜事题精庐。

岂与西山少年辈,射猎狐兔夸里闾。

杜陵诗仙有祖风,笔洒云雾挥琼琚。

我今才薄厌数语,勉力和歌惭起予。

形式: 古风 押[鱼]韵

傅尧俞草堂歌

汉朝名臣有傅伯,谏诤由来犯颜色。

兰台下笔不自休,义阳封侯勇无敌。

石渠昨者承明直,虎符今为二千石。

邀我请赋草堂诗,草堂欲归那可得。

太行之上无高山,济水之外无清源。

闻君筑居山水际,清高正为君家言。

上有无心之云出幽谷,下有劲节之竹森寒玉。

四邻空地犹几许,容我东西一茅屋。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