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泉亭

翠壁刻孱颜,烟霞跬步间。

使君能爱客,朝夕弄山泉。

春岩雨过春流长,置酒来听山溜响。

鉴中楼阁俯清池,雪里峰峦开晓幌。

须知清兴无时已,酒美宾嘉自相对。

席间谁伴谢公吟,日暮多逢山简醉。

淹留桂树几经春,野鸟岩花识使君。

使君今是樽前客,谁与山泉作主人。

形式: 古风

翻译

青翠峭壁刻着古老的容颜,烟雾云霞就在几步之间。
郡守大人如此爱惜客人,早晚都陶醉在山泉的嬉戏之中。
春雨过后,山岩间的溪流更显悠长,我们设酒静听山涧流水声。
楼阁倒映在清澈的池水中,雪后山峰在晨光中若隐若现。
要知道,清雅的兴致永远不会消散,美酒佳肴,宾主相待,共享此刻。
宴席上谁能像谢公那样吟诗,傍晚时分常见山简醉意浓浓。
使君在此地停留多时,连桂树和野鸟岩花都认得他。
如今使君成为杯前宾客,又有谁会像山泉主人般陪伴左右。

注释

翠壁:青翠的峭壁。
孱颜:古老的容颜。
烟霞:云雾和霞光。
使君:指郡守或尊贵的官员。
山泉:自然的山水之趣。
山溜:山涧流水。
鉴中:如镜的水面。
晓幌:破晓的窗帘。
清兴:清雅的兴致。
山简:晋代名士,以好酒闻名。
淹留:长时间停留。
桂树:象征高洁。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欧阳修的《惠泉亭》,描绘了诗人游赏惠泉亭的场景。首句“翠壁刻孱颜”写出了山壁青翠如画,仿佛刻着天然的图案。接下来,“烟霞跬步间”展现了环境的幽静与仙境般的氛围。诗人赞美了当地官员(使君)的热情好客,他们常在山泉边度过朝夕,享受自然之乐。

“春岩雨过春流长,置酒来听山溜响”描绘了雨后春水潺潺,诗人与友人在此设宴,倾听山泉声,显得情趣盎然。接着,“鉴中楼阁俯清池,雪里峰峦开晓幌”描绘了亭子周围景色的美丽,如同镜中的楼阁倒映在清澈的池水中,雪后山峰在晨光中若隐若现。

诗人感慨“清兴无时已”,意指这种清雅的兴致永不消减,佳酿与美景相伴,宾主尽欢。最后两句“席间谁伴谢公吟,日暮多逢山简醉”,以古代文人谢安和山简自比,表达了诗人与友人在美景中忘我吟咏,甚至醉酒的惬意。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惠泉亭的秀美风光以及诗人与友人的雅集,体现了诗人对山水自然的热爱和对友情的珍视。

收录诗词(1170)

欧阳修(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自居。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与韩愈、柳宗元、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后人又将其与韩愈、柳宗元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

  • 字:永叔
  • 号:醉翁
  • 籍贯: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
  • 生卒年:1007-1072

相关古诗词

普明院避暑

选胜避炎郁,林泉清可佳。

拂琴惊水鸟,代麈折山花。

就简刻筠粉,浮瓯烹露芽。

归鞍微带雨,不惜角巾斜。

形式: 五言律诗

游龙门分题十五首(其八)八节滩

乱石泻溪流,跳波溅如雪。

往来川上人,朝暮愁滩阔。

更待浮云散,孤舟弄明月。

形式: 古风

游龙门分题十五首(其一)上山

蹑蹻上高山,探险慕幽赏。

初惊涧芳早,忽望岩扉敞。

林穷路已迷,但逐樵歌响。

形式: 古风 押[养]韵

游龙门分题十五首(其四)上方阁

闻钟渡寒水,共步寻云嶂。

还随孤鸟下,却望层林上。

清梵远犹闻,日暮空山响。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