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夫

妾身未识良人面,良人何事先云亡。

想应胸有五车史,地下召作修文郎。

妾欲从君即殉死,垂白舅姑犹在堂。

小叔呱呱方五月,伶仃襁褓殊可伤。

妾本儒家寒素女,感君一聘守纲常。

妾身不比云间月,三五团团未几缺。

妾身不比天上星,永夜明明旦垂灭。

南山有石虽云坚,锤凿相攻遽残齧。

长江有水固云直,百里之外路回折。

千秋万古无改移,此情此义何休歇。

妾非矫性以干誉,身心自矢无淄涅。

终期叔兮三岁强,妾当一死来君傍。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哭夫》是明代张烈女所作,情感深沉,表达了对亡夫的哀悼与怀念。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象征手法,展现了女子对丈夫深厚的情感以及对忠诚与贞洁的坚守。

首句“妾身未识良人面”,开篇便透露出女子对丈夫的深情与遗憾,未曾有机会真正相识便已阴阳两隔。接着,“良人何事先云亡”一句,表达了对丈夫早逝的不解与悲痛。诗人通过“想应胸有五车史,地下召作修文郎”的想象,寄托了对丈夫才华与品德的赞美,以及对其在另一个世界的期待。

“妾欲从君即殉死,垂白舅姑犹在堂”两句,展现了女子对丈夫的深情与责任感,即使自己年老体衰,仍不愿离开公婆,体现了传统美德中的孝顺与节义。接下来,“小叔呱呱方五月,伶仃襁褓殊可伤”描绘了家庭的现状,小叔子尚在襁褓之中,无人照料,更增添了女子内心的痛苦与无奈。

“妾本儒家寒素女,感君一聘守纲常”表明女子出身贫寒,却因丈夫的一纸聘书而守住了礼教的规范,体现了她对婚姻与道德的尊重。随后,“妾身不比云间月,三五团团未几缺;妾身不比天上星,永夜明明旦垂灭”以自然界的景象为喻,表达了女子对自己命运的感慨,如同月亮与星辰,虽然美丽,但总有消逝之时。

“南山有石虽云坚,锤凿相攻遽残齧;长江有水固云直,百里之外路回折”通过自然景观的对比,暗示了人生道路的坎坷与不可预测。最后,“千秋万古无改移,此情此义何休歇”强调了女子对丈夫情感的永恒不变,以及对忠诚与承诺的坚持。

“妾非矫性以干誉,身心自矢无淄涅”表明女子并非为了名誉而坚守,而是出于真心与自我意志的坚定。结尾“终期叔兮三岁强,妾当一死来君傍”表达了女子希望在丈夫去世三年后追随而去的愿望,体现了对爱情与生命的执着追求。

整体而言,《哭夫》一诗深刻地揭示了女子对亡夫的深情与哀思,以及对传统美德的坚守,展现了人性中最为真挚与纯粹的一面。

收录诗词(1)

张烈女(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和人山居

石径苔封客到稀,林深白日掩柴扉。

攀萝饮涧猿常出,认屿盘云鹤欲归。

竹里泉声喧药碓,帘间岚气湿荷衣。

杖藜徐步寻诗去,一路春风入翠微。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新秋

乍宜凉思袖襟中,云物窥人似不同。

远岫著烟矜夕翠,倦荷摧露脱秋红。

稍将萧索添文致,渐益凄其与病容。

忽忆夜来山月上,一声络纬出花丛。

形式: 七言律诗

西楼梧月

绿野堂西百尺楼,梧桐摇月一天秋。

夜深独坐清如许,空翠满身凉月流。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春雨

三月风光好,浑销一雨中。

苔生延座碧,花落隔帘红。

啼鸟枝头涩,游蜂叶底空。

应知春梦断,针线总无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