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府君挽诗(其二)

大雅云亡久,流风尚典刑。

赋登司马室,诗授伯鱼庭。

不及瞻郎罢,犹能识宁馨。

芜辞书琬琰,敢齿蔡邕铭。

形式: 乐府曲辞 押[青]韵

翻译

大雅的时代已经逝去很久,流传下来的风气崇尚典范和法度。
诗文进入司马家的藏书室,诗歌则被传授给孔子的儿子伯鱼在家中研习。
虽然未能亲眼见到那些杰出人物,但还能感受到他们的精神风貌。
我用粗陋的文字记录这些美好的事物,怎敢与蔡邕这样的大家铭文相提并论。

注释

大雅:指古代的高雅文化或经典诗篇。
流风:风尚、风气。
典刑:典范、法则。
司马室:指司马家族的藏书之处,可能暗指文学世家。
伯鱼庭:孔子的儿子孔鲤,这里代指孔子的学问传承。
瞻郎:指瞻仰、仰慕那些杰出人物。
宁馨:美好的精神风貌,引申为高尚的人格。
芜辞:拙劣的言辞,自谦之词。
琬琰:美玉,比喻珍贵的事物。
蔡邕铭:蔡邕,东汉著名文学家,此处指极高的文学成就。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魏了翁所作的挽诗第二首,题目为《乐府君挽诗》。诗中表达了对古代雅风的怀念,以及对乐府君才华的认可。"大雅云亡久,流风尚典刑",意思是高雅的传统已经消失很久,但美好的风尚仍然以典范的形式流传下来。"赋登司马室,诗授伯鱼庭",赞誉乐府君的文学才华,他的作品如同司马迁的史学成就,诗歌则被家族中的贤者所传承。"不及瞻郎罢,犹能识宁馨",惋惜未能亲眼见到乐府君的风采,但仍能感受到他遗留的才情和人格魅力。"芜辞书琬琰,敢齿蔡邕铭",形容乐府君的文字如美玉般珍贵,甚至敢于与东汉名士蔡邕的铭文相提并论。整体上,这首诗是对逝去的才子深情的缅怀和对其文学成就的高度评价。

收录诗词(1076)

魏了翁(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著名理学家、思想家、大臣。嘉熙元年(1237年)卒,年六十,赠太师、秦国公,谥文靖。反对佛、老“无欲”之说,认为圣贤只言“寡欲”不言“无欲”,指出“虚无,道之害也”。推崇朱熹理学,但也怀疑朱注各经是否完全可靠。提出“心者人之太极,而人心已又为天地之太极”,强调“心”的作用,又和陆九渊接近。能诗词,善属文,其词语意高旷,风格或清丽,或悲壮。著有《鹤山全集》、《九经要义》、《古今考》、《经史杂钞》、《师友雅言》等,词有《鹤山长短句》

  • 字:华父
  • 号:鹤山
  • 籍贯:邛州蒲江(今属四川)
  • 生卒年:1178年—1237年

相关古诗词

乐府君挽诗(其一)

缣缃迂活计,屋壁老功夫。

月暗乌声迥,霜寒雁影孤。

江灵知孝子,天赋厚耆儒。

剩馥多沾丐,于今道未臞。

形式: 乐府曲辞 押[虞]韵

乐隐君挽诗

人畸天则偶,俗隘我常优。

谩道蚿怜鳖,终成鹊避鸠。

蹇驴花露晓,孤雁稻云秋。

想见招魂曲,人人说少游。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冯夫人挽诗

解道先天易,能哦击壤诗。

只因居有习,毋谓女无仪。

在姆师逡立,从夫妇得咨。

暮年尤慰意,玉婿作门楣。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史仓使约登齐山自弄水亭过清溪桥至壶天洞洞乃史新作或曰此即左史洞又至华盖洞翠微亭史仓索赋

自分宇宙有江山,独觉新年胜故年。

水拍大堤人射地,路盘绝崄马行天。

松萝苒苒开还密,洞谷谽谽断复穿。

理道元来无隐尔,人从纸上看天渊。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