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思曲

长相思,怀百忧,谁怜方寸间,常贮一掬愁。

年华过眼如川流,君亦何心长远游。

菱花炯炯垂鸾结,懒学宫梅匀腻雪。

风吹凉鬓影萧萧,一抹疏云对斜月。

红楼曲槛凌高寒,秋色满空风更酸。

问征鸿兮倩尔传素书,岁将阑兮君早还。

何时失喜听嘶马,相迎小立珠帘下。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相思曲》是宋代诗人刘才邵的佳作,情感深沉,意境悠远。诗中以“长相思”开篇,点明主题,表达了主人公对远方之人的深深思念与忧虑。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内心的情感世界,如“怀百忧”,“常贮一掬愁”,形象地展现了思念之情的复杂与沉重。

接着,诗人运用比喻和拟人手法,将情感寄托于自然景物之中。如“菱花炯炯垂鸾结”,以菱花的明亮与鸾鸟的结伴,象征着内心的孤独与渴望;“懒学宫梅匀腻雪”,则以宫梅的美丽与雪的纯净,反衬出主人公内心的懒散与无奈。这些意象的运用,使得情感表达更加生动且富有层次感。

诗中还描绘了主人公所处环境的凄清与孤寂:“风吹凉鬓影萧萧,一抹疏云对斜月。”风吹过,主人公的鬓发随风飘动,显得格外萧瑟;而天空中的一抹疏云,与斜月相对,更添了几分孤独与哀愁。这样的描写,不仅渲染了氛围,也加深了读者对主人公情感的理解。

最后,诗人借问征鸿,希望它能传递素书,表达了对远方之人的深切思念与期盼。同时,“岁将阑兮君早还”的句子,既是对未来的期许,也是对时光流逝的感慨。整首诗在情感的抒发上层层递进,既有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也有对未来相聚的期待,情感丰富而细腻。

综上所述,《相思曲》是一首充满深情与哀愁的佳作,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以及情感的细腻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远方之人的深深思念与对相聚的热切期盼。

收录诗词(238)

刘才邵(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清夜曲

红蓝衫薄香玉春,翠鬟䰀鬌盘松云。

门前溪水空粼粼,鲤素不传娇翠颦。

窗纱滤月寒光薄,冉冉暮愁无处著。

龟屏掩恨玉痕垂,井桐叶堕青鸾啼。

形式: 古风

书翠波亭

人言止水烛鬓眉,便向静处淘真机。

那知怒涛恣澎湃,中有未尝摇动时。

虚亭恰当隐贴处,不愁景物骄莫随。

晴岚迷空香雾重,不论朝暮都相宜。

直须会取个中意,闲看溪边鸥鹭飞。

形式: 古风

游风穴

清晓意不惬,驱车向城东。

行行历溪谷,遂到青莲宫。

古塔跨虚碧,长桥卧晴虹。

水落见溪骨,云开露秋容。

疏竹摇晚翠,寒花缀幽丛。

访古但丘壑,令人气填胸。

登览未觉久,山遮半轮红。

白烟生汝水,横空正濛濛。

缅怀道化盛,山高水无穷。

坐令千万世,矫首希高踪。

浙江黄面子,应纤开禅宗。

妙哉铁牛机,谁敢当其锋。

杖林山下竹依旧,金沙滩头人已空。

可怜高坐寂寥久,萧萧古木号悲风。

形式: 古风

慈宁寿庆曲

凤凰山下瑞烟浓,湖海凝光秋正中。

流星驿骑如飞电,来奏吉语闻天聪。

龙舟移棹渡淮水,金车归来长乐宫。

诏书即日严法驾,出迎不惮劳清躬。

晓钟传箭金门开,翠华赫弈从天来。

绣旗拂云势偃蹇,綵仗照日光徘徊。

汉宫威仪重烜赫,天宇披豁无氛埃。

里闾纵观万人喜,秋城一变成春台。

高樯影转龙负舟,平河清浅乘安流。

临平山色映雕辇,草木光荣佳气浮。

龙舆照耀金开鳞,御幄对起高连云。

欢声喜气传万里,盛事创见超前闻。

煌煌仪卫回丹阙,万骑千艘乘晓发。

道傍观者皆鼓舞,帝力难名但欣悦。

由来孝弟能通神,圣主成功在得人。

谁云高高难感格,一德协谋天所因。

皇帝盛德动天地,丞相嘉谋无比伦。

昭然独断纳远策,重见元恺承华勋。

圣情孜孜天不倦,宫中预建慈宁殿。

绣栱云楣藏盛仪,广庭层陛宜清宴。

宝盛珍匣龙蟠拿,册写鸿猷金焕烂。

臣民观听尽倾耸,文物声明信葱茜。

共知睿意已潜达,行见天心从宿愿。

果然悔祸答清衷,信使交驰邻好通。

宫闱大庆得所欲,惟断乃成全圣功。

唐朝二圣虽重欢,才自蜀道归长安。

当时歌颂中兴事,已自矜夸称至难。

德宗念母亦云切,宁受百欺诚意殚。

终然莫遇成永叹,屡诏访迎空百端。

以今准古孰难易,相去正如霄壤间。

殊方自与邦域异,一朝谋好銮舆还。

况复指期如素约,睟容剋日瞻慈颜。

信知卓绝冠千古,其间仅有安能攀。

孝心锡类兆民赖,湛恩协气充人寰。

愿闻备乐播金石,刺经作制垂不刊。

扶桑晓色升红轮,阙庭瑞气朝朝新。

如川方至无穷尽,圣寿同过一万春。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