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诗描绘了元宵佳节京城的繁华景象与欢乐氛围。首句“皓月高悬不夜城”以明月喻示节日的光明与祥和,暗示夜晚如同白昼般明亮,为下文的热闹场面铺垫。接着“灯辉万井庆升平”一句,点明了灯火辉煌的场景,人们在节日中庆祝国家的安定与繁荣。“臣民语和嵩山语,喧笑声连爆竹声”两句,生动描绘了百姓间的和谐对话与欢笑,以及爆竹声声,渲染出节日的喜庆气氛。
“火树拂云飞赤凤,琪花满地落丹英”则通过比喻手法,将装饰精美的灯笼比作飞舞的赤凤,满地的装饰物比作落下的丹英,形象地展现了节日装饰的华美与壮观。最后,“金吾弛禁欢游剧,载路笙歌直到明”两句,描述了官府解除宵禁,允许民众尽情游玩的情景,笙歌不断,直至天明,充分体现了节日的欢乐与自由。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清代元宵节的盛况,不仅描绘了节日的视觉盛宴,也传达了人民对和平与幸福生活的向往与庆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