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老子先行行不到,郎君末后太过生。
倚天衡岳最深处,雨过寒光泼眼明。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一位名叫老子的人物走在前面,似乎未能到达某个目的地,而"郎君"则紧随其后,显得过于急切。画面的焦点转向了倚天衡岳,这是个高峻险峻的地方,诗人运用"倚天"一词强调其崇高和壮丽。当雨过天晴,山峰上的寒光如同泼洒的水珠般明亮耀眼,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描绘自然景象,寓含着对人生节奏与态度的哲理思考。老子的先行未至,暗示了人生的从容与淡然;郎君的急躁,则象征着急于求成的心态。而衡岳的寒光,可能寓意着只有经历过风雨,才能见到真正的光明。这是一首富有深意的山水诗,体现了宋代禅宗诗人的审美情趣和人生智慧。
不详
搅海狞龙头角露,出林老虎爪牙张。
至今六合风云里,浩浩来登选佛场。
桂岩桂子久飘香,时节催开选佛场。
莫作末山施半杓,使人特地唤娘娘。
大庾岭头提不起,本来面目尚埃尘。
南枝不放春消息,也是茫茫漏网人。
支干念二金钉子,变态无穷无尽时。
尽大地人都钉定,先生知后更谁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