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明代陈琏所作的《六一泉》诗,以“六一”为题,巧妙地将欧阳修的生平与六一泉的历史相融合,展现了诗人对欧阳修的深厚敬仰之情。
首句“欧子孤山原不到”,以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与杭州孤山的典故开篇,暗指欧阳修未曾亲临此地,却因六一泉而心向往之。孤山是杭州西湖边的一座小山,欧阳修虽未至,但其文采风流与六一泉的名声相映成趣,表达了欧阳修在后人心中的崇高地位。
次句“泉名六一表怀贤”,点明了六一泉的由来,以欧阳修自号“六一居士”为名,象征着对欧阳修的怀念与敬仰。六一居士是欧阳修晚年自号,寓含藏书一万卷、金石遗文一千卷、琴一张、棋一局、酒一壶、一老翁的六样物事,以此自娱自乐,体现了他淡泊名利、追求精神生活的态度。
第三句“勤师已化坡仙老”,将欧阳修比作勤奋的老师,而“坡仙”则是对苏轼的尊称,这里借苏轼来衬托欧阳修在文学上的成就和影响。欧阳修与苏轼同为宋代文学巨匠,二人在文学上相互影响,共同推动了宋代文学的发展,因此,将欧阳修比作“勤师”,既赞扬了他的文学贡献,也暗示了他对于后世文人的深远影响。
最后一句“留得高名世上传”,总结全诗,强调欧阳修的名声不仅在生前广为人知,在身后更是流传千古。这句话不仅是对欧阳修个人成就的高度评价,也是对六一泉作为纪念之地的肯定,表明了欧阳修的精神与才华通过六一泉这一载体,得以永久保存和传承。
综观全诗,陈琏以简洁凝练的语言,巧妙地将历史人物与自然景观相结合,不仅赞美了欧阳修的文学成就,也表达了对欧阳修人格魅力的敬佩之情,以及对后人学习其精神的期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