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明代诗人王彦泓的《同阿大野臣斋中夜集围炉三首(其二)》描绘了一幅温馨而深沉的夜晚聚会画面。首句“芗泽微闻履屧交”,通过轻轻的脚步声和香气,暗示了朋友们的亲密交谈,气氛和谐。接着,“羁怀顿为减牢骚”表达了诗人暂时放下旅途的烦恼,心情得到舒缓。
“难辞腕藕擎犀斝”一句,以夸张的手法描绘了饮酒的场景,腕藕(藕节)比喻洁白的手腕,犀斝(犀牛角制成的酒杯)则显贵重,形象生动地展现了聚会的豪情与欢乐。“喜见唇樱染麝毫”进一步描绘了女子们娇艳的妆容,增添了聚会的女性色彩。
“醉客任嘲髯似戟,愁予逆送眼如刀”两句,通过醉酒者的豪放和诗人自身的敏感,形成对比,反映出诗人虽醉犹醒,内心深处仍有忧愁。最后,“狂心于此何能已?”直抒胸臆,表达出诗人对这种聚会的喜爱难以自已,而“帘外琼铺尺许高”则以窗外的雪景作结,既衬托出室内温暖的氛围,又暗含时光易逝之意。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丰富,既有欢聚的喜悦,又有深藏的愁绪,语言生动,富有画面感,展现了明代文人雅集的独特韵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