偕吴秋伊山人咏之登窑台作

万绿渺无际,村边与郭边。

山如名士画,秋是酒人天。

野径都环苇,斜阳尚咽蝉。

登临触乡思,一步一缠绵。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鉴赏

这首清代诗人陈长孺的《偕吴秋伊山人咏之登窑台作》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乡村秋景图。首句“万绿渺无际”展现出一片广袤的绿色原野,视野开阔,意境深远。接下来,“村边与郭边”点明了环境的城乡交接处,显示出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生。

“山如名士画”运用比喻,将山峦比作名家笔下的画卷,形象地描绘出山色的秀美和艺术感。而“秋是酒人天”则进一步渲染了秋天的氛围,仿佛整个天空都是为饮酒人而设,充满了浓厚的秋意和闲适之情。

“野径都环苇”描绘了野外小路环绕着丛生的芦苇,增添了道路的幽深和静谧。夕阳西下,“斜阳尚咽蝉”,蝉鸣声在余晖中显得低沉而悠长,更添了几分寂寥和怀旧情绪。

最后两句“登临触乡思,一步一缠绵”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登高远望时涌起的思乡之情,每一步都勾起了深深的乡愁,情感真挚且缠绵悱恻。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秋日景色,寓情于景,展现了诗人对家乡的深深眷恋,是一首富有感情色彩的山水田园诗。

收录诗词(4)

陈长孺(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余芳园坐吟香榭作

亭沼回环绿树遮,吟襟疏散契烟霞。

败荷经雨瘦于叶,荒苇摇风凉欲花。

落落吾生伤逆旅,茫茫尘事感天涯。

幽栖依约清苕好,一桁峰鬟最忆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初至三江

吏隐堪凭此处论,诗情已觉似潮奔。

花源竹溆开孤戌,渔舍官庐共一村。

草自帘前青到海,柳从桥畔绿通门。

天教祇狎间鸥鹭,腰际须无束带痕。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独酌江月亭对圌山

日坐高亭对两峰,几年丘壑在心胸。

不知绝顶何年寺,说有前朝几树松。

满地飞云将落叶,过江疏雨带清钟。

年来北海无佳客,剩与青山笑酒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冬]韵

维扬访旧

片帆重到绿杨城,落落晨星感旧盟。

厄闰黄杨贫宦境,回甘谏果故人情。

鬓丝禅榻消春梦,花幔茶樯听玉笙。

倒载青骢谁更识,红楼犹记酒狂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