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辽作十四首(其十四)

日觉筋骸耗,中宵惨未宁。

厌看山濯濯,快见柏青青。

记里无官堠,更衣有短亭。

心惊此何地,生死一流萍。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青]韵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刘跂所作的《使辽作十四首》中的第十四首。通过“日觉筋骸耗,中宵惨未宁”两句,诗人表达了身体逐渐衰老的感慨和内心的不安。接着,“厌看山濯濯,快见柏青青”两句,对比了对枯山的厌倦与见到生机勃勃的柏树时的喜悦,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活力的向往。

“记里无官堠,更衣有短亭”描绘了旅途中的景象,没有官堠作为路标,只有短亭供人休息,反映了旅途的艰辛与孤独。最后,“心惊此何地,生死一流萍”表达了诗人对未知世界的恐惧和对生命渺小的感慨,将自己比作随波逐流的浮萍,体现了对生命短暂和无常的深刻理解。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哲思,展现了诗人对生命、衰老、旅途、孤独以及生死问题的深切感悟,具有浓厚的人文关怀和哲学思考。

收录诗词(228)

刘跂(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病中

病如漳浦卧,一腹果然浮。

不著三升饭,能容万斛愁。

水声回别浦,山影到中流。

遣兴须凭酒,殷勤为汝留。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曹纮陷交阯十七年与其母逃归得官汶上求诗

曹侯将家子,异域久飘飖。

人独忧羝乳,天方借海桥。

亡弓终在楚,去鹤会归辽。

凛凛今如许,风霜看后凋。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萧]韵

答景亮二首(其一)

门无车马迹,卧榻两閒人。

野服风前薄,园蔬雨后新。

丝桐叔夜操,香火净名真。

斜日穿檐入,悠悠对隙尘。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答景亮二首(其二)

吾庐亦自爱,况属仲春中。

宾榻疏帘隔,邻园小径通。

何妨书帙乱,未遽酒尊空。

更约高人过,当轩看偃松。

形式: 五言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