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桃源.寄刘邦彦

北新桥下雨催诗。春归人也归。多君重约再来期。

春来人未知。花扫地,笋翻泥。还家时节移。

青山南望渺天涯。美人相见稀。

形式: 词牌: 阮郎归

鉴赏

这首明代史鉴的《醉桃源·寄刘邦彦》充满了细腻的情感与自然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思念以及对时光流转的感慨。

“北新桥下雨催诗”,开篇即以北新桥的雨景入题,巧妙地将自然界的雨滴与诗人的创作灵感相联系,暗示了诗人内心的触动与情感的激发。雨声仿佛是大自然的呼唤,激发了诗人的创作欲望,预示着一场心灵的对话即将展开。

“春归人也归”一句,既是对季节更替的描述,也是对友人离去的感慨。春天的回归象征着生机与希望,而人的离去则带来了离愁与别绪。这一句将自然与人事巧妙结合,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离去的不舍之情。

“多君重约再来期。春来人未知。”诗人期待友人能再次相聚,共同迎接春天的到来。然而,友人的未来却充满了不确定性,这句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期待与担忧,同时也流露出对友情的珍视。

接下来,“花扫地,笋翻泥。还家时节移。”通过自然景象的变化,暗示时间的流逝和生活的变迁。花朵在地面上散落,竹笋在泥土中生长,这些生动的场景不仅描绘了季节的更迭,也隐喻了人生的无常与变化。诗人通过这些细节,表达了对时光易逝的感慨。

最后,“青山南望渺天涯。美人相见稀。”诗人站在青山之巅,遥望远方,表达了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与对美好时光的追忆。然而,随着岁月的流逝,与友人的相聚变得越来越稀少,这种情感的表达既深沉又略带无奈,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与渴望。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对自然的感悟以及对时间流逝的感慨,是一首充满深情与哲思的作品。

收录诗词(585)

史鉴(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别署西村逸史。生于明宣宗宣德九年,卒于明孝宗弘治九年,年六十三岁。书无不读,尤熟于史。一生淡于名利和官宦,友人引荐他入朝,他多次婉言推辞,一直隐居不仕,隐留心经世之务。每有客人到访,则陈列三代秦汉器物及唐宋以来古籍、书画名品,互相鉴赏和题签。其收藏处所名有“日鉴堂”。正德间,吴中高士首推沈周,次之,所作《晴雨霁三游西湖》,为游记文学经典,有《西村集》八卷,见《四库总目》

  • 字:明古
  • 号:西村
  • 籍贯:南直隶苏州府吴县(今属江苏)
  • 生卒年:1434—1496

相关古诗词

少年游.题小景

青山重叠绕回溪。空翠湿人衣。

好似娇娥,晓临妆镜,石黛扫双眉。

丹枫映水如漂锦,秋色误春姿。

风振华林,满空灵籁,走上小亭时。

形式: 词牌: 少年游

浪淘沙.观天魔舞

璎珞五花冠。云鬓䰐鬖。霞衣缥带缀琅玕。

玲舌轻弹天乐响,人在云端。弓样转弯弯。

左右回盘。镜光如月照孤鸾。

天女散花穿队子,环佩珊珊。

形式: 词牌: 浪淘沙令

玉楼春.赏克振弟牡丹

名花绰约东风里。占断韶华多在此。

芳心一片可人怜,春色三分愁雨洗。

玉人尽日恹恹地。猛被笙歌惊破睡。

起临装镜似娇羞,近日伤春输与尔。

形式: 词牌: 玉楼春

杏花天.寿杨经历七十一

杏花开遍东风里。爱春色、年年相似。

仙翁试把朱颜比。不是等閒桃李。

借问胡麻和石髓。怎能比、子孙甘旨。

古来七十人能几。过了从头数起。

形式: 词牌: 杏花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