弼臣病阻白门两次寄书并诗因成二章兼次其韵(其二)

两度书来僧正眠,石头仍系孝廉船。

交情尚拟还乡曲,病骨先残出塞前。

旧阁遗经难可问,覆巢馀卵复谁怜。

幸留花雨沾新冢,始信雷峰别有天。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释函可所作的《弼臣病阻白门两次寄书并诗因成二章兼次其韵(其二)》。诗中描绘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深厚友情,以及对友人身体状况的关切。

首联“两度书来僧正眠,石头仍系孝廉船”,以僧人睡眠和孝廉船只为喻,形象地表达了诗人与友人之间虽相隔千里,但情感深厚,如同僧人静心修行,不为外界所扰;同时,也暗示了友人可能正处于某种困境或等待之中,如孝廉船只停泊在石头旁,等待时机启航。

颔联“交情尚拟还乡曲,病骨先残出塞前”,进一步深化了友情的主题。诗人设想如果友人能够康复,回到故乡,那将是多么美好的情景,就如同曲调悠扬的家乡音乐一般令人向往。然而,友人的身体状况却让诗人感到忧虑,担心他可能在出塞(远行)之前就已经因病体虚弱而先一步衰弱。

颈联“旧阁遗经难可问,覆巢馀卵复谁怜”,则转向对友人精神世界的关注。诗人感叹,友人过去的知识和智慧(“旧阁遗经”)如今难以寻觅,仿佛被遗忘在历史的长河中。同时,也表达了对友人处境的同情,如同覆巢之下的余卵,无人怜惜,暗示了友人在社会中的孤立无援。

尾联“幸留花雨沾新冢,始信雷峰别有天”,以自然景象作为寄托,表达了对友人最终安息的祝愿。诗人想象着友人去世后,花雨洒落在新冢之上,象征着生命的终结与自然界的和谐共存。同时,“始信雷峰别有天”一句,既是对杭州雷峰塔的赞美,也是对友人灵魂归宿的美好期待,暗示了诗人对友人死后世界的一种美好想象。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诗人对友人深切的关怀和思念之情,同时也蕴含了对友情、生命、自然等多重主题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1490)

释函可(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高含章出塞访友

拂袖离家出玉门,故人何处骨应存。

长边自尔无艰险,异姓于今有弟昆。

觅窖已扪千岭雪,招辞兼得一僧魂。

残毡欲尽难分供,春老荷锄掘草根。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游香岩寺

千峰顶上香岩寺,积雪何年古道堙。

航海尚传元学士,登台空揖石仙人。

宝幢雨洗灯方续,禅榻云封草渐新。

伫望双飞天外锡,寒边早布十分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送明藏主同大茎尸林二子南行

南询万里雪风乾,拄杖如龙路不难。

欲向曹溪掬香水,好从长庆礼蒲团。

刺桐花底分麋影,荔子枝头乞鸟残。

想得别峰相见处,定应先问塞儿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因事似我存

金石繇来未易论,多情翻怪别疏亲。

伤心此日弃如土,绝漠相看剩几人。

幸以艰难存道味,何妨怒骂烂天真。

胸怀但使同空水,始信天涯必有邻。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