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怀邱献琛姬琢斋沈小梅

荷气袭树榭,桐阴高画楼。

人如明月远,梦与故乡留。

团扇余残暑,遥砧入早秋。

有怀苕霅路,日暮共扁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鉴赏

这首清代胡光辅的《寄怀邱献琛姬琢斋沈小梅》描绘了一幅夏日傍晚的画面。"荷气袭树榭,桐阴高画楼",通过荷香和浓密的桐阴,展现出清凉宁静的环境,以及树下楼阁的雅致。"人如明月远",以明月比喻人的身影或情感,表达出对远方友人的思念,如同明亮的月光难以触及。

"梦与故乡留"进一步深化了思乡之情,梦境中也牵挂着故乡,流露出诗人深深的眷恋。"团扇余残暑"暗示着夏季即将过去,秋意渐浓,"遥砧入早秋"则通过远处传来的捣衣声,描绘出初秋的宁静与生活气息。

最后两句"有怀苕霅路,日暮共扁舟"表达了诗人对与友人共度的美好时光的怀念,想象着在苕霅河畔的日暮扁舟上共享此刻,寄托了深厚的友情和对相聚的渴望。整体而言,这首诗情感真挚,情景交融,富有诗意。

收录诗词(2)

胡光辅(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孔耳石歌为钱远亭作

弁苍矗天接天语,下有老龙唤不起。

鬼斧神工石窍鸣,虎引熊经辟只耳。

不知割取属谁手,掷向石林作石友。

一孔穿云鹤与飞,双轮币月龟同寿。

当年天水如沸羹,花石纲使东南行。

十夫凿河万夫运,小山别筑芙蓉城。

宣和天子聪全塞,谏议挽衣言不得。

斯石何缘脱网罗,一拳乃被郎官抬。

癸卯四月日在辛,大书镵刻刀痕深。

雨淋日炙七百载,空山鬼泣苔花皴。

下若溪边谁氏庄,枯槐衰柳烟生凉。

焦桐爨下等闲弃,后有识者今中郎。

以米易石米颠喜,呼之为丈丈唯唯。

三漏惊猜石纽神,嘉名肇锡曲阳史。

茫茫沧海愁难填,顽峰畴结三生缘。

仇池要因坡老重,醒酒肯受奇章怜。

君不见,西州太守嗜成癖,百金募之那可夺。

玲珑合置小窗前,珠帘隐约喷飞沫。

形式: 古风

归次盱眙感赋

昔年羸马经过地,摇落能将别绪催。

暝色数峰随客到,秋声一夜渡淮来。

冠裳异代余松槚,龙虎英风没草莱。

两载倦游重吊古,不堪携醉步层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三月十五夜泊彭蠡同于丕登大鸡山

番湖一碧澄不流,旧山明月随行舟。

清光四垂天宇净,水气凛凛寒于秋。

乍入盘涡棹声扴,近岭回波尽圆折。

布帆落处水禽啼,十里平沙踏晴雪。

孙郎济胜天下稀,猿臂引我登危矶。

天风吹入倏飘举,衫影欲逐岩云飞。

山中露寒夜萧爽,缘山有径披榛上。

崖回岛侧穷攀跻,天半惟闻屐声响。

兴尽重寻下渚船,登山临水总堪怜。

月明欲去无乡梦,斜倚孤篷枕肘眠。

形式: 古风

晓霁发缙云行馆经桃花岭最高处

羁魂警遥夕,离烛煇未尽。

檐声断疏雨,绪风尚凄紧。

既晨感群动,怀远驾征靷。

宿雾纷漠漠,初阳辨隐隐。

崖倾云构发,路转峰势引。

长林或妨帻,仄巘但容轸。

盘纡得少愒,徒旅亦劳悯。

穿云石疑走,投烟鸟如陨。回壑鸣■潺,连山失崇蕴。

气挟海潮动,声与天汉近。

延赏景屡迁,穷跻步多窘。

览物各有惬,超兴固无本。

仙都结遐想,高骞谢尘坋。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