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朝政未革,殉之以身,伤哉四日弥留,九死难消家国恨;
世变需才,言犹在耳,对此群流莽荡,孤怀谁喻楚臣心。
此挽联深沉哀婉,将对逝者的深切悼念与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交织在一起,展现了深厚的情感与深远的思考。上联“朝政未革,殉之以身,伤哉四日弥留,九死难消家国恨”表达了对张百熙先生在朝政变革未完成之际,毅然以身殉职的悲壮行为的感慨。这里“四日弥留”暗示了生命的最后时刻,“九死难消家国恨”则强调了对国家命运的深深忧虑和无法消除的痛恨。
下联“世变需才,言犹在耳,对此群流莽荡,孤怀谁喻楚臣心”则进一步揭示了社会变革时期对于人才的需求,以及张百熙先生遗言犹在耳边的情景。面对动荡的社会局势,联中以“群流莽荡”形容社会的混乱,而“孤怀谁喻楚臣心”则表达了对张百熙先生孤独而坚定内心的理解与共鸣,暗示了其作为忠臣的复杂情感和对国家未来的深切忧虑。
整体而言,此挽联不仅是对张百熙先生个人牺牲精神的颂扬,更是对当时社会变革背景下国家命运的深刻反思,体现了作者对历史人物的敬仰与对时代变迁的洞察。
不详
同侪只几辈仅存,那堪雾黯星沉,南岳又惊奇士殒;
隔岁向三潭小住,际此风和日暖,西湖应盼主人回。
从左相国而来,电扫雷轰,力战始有今日;
距蒋公祠不远,风晨月夕,过谈当忆平生。
地近岳王坟,死后不孤,蒋庙刘祠皆旧部;
奠酌圣湖水,生前有语,六桥三竺许重来。
言不随俗,行不阿时,同侪中谁似史鱼正直;
才可经邦,文可华国,千秋后争看有道碑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