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亭怨慢.送曹镜初之皖

怅同是、天涯羁旅,恨别伤离,黯然难赋。

满目烽烟,忍堪飘泊不归去。

侧身东望,指点点、金堤树。

树外是斜阳,只不见、皖公山暮。

无语,奈萧萧落叶,未把玉骢留住。

家山梦里,怎知我、客程还阻。

更休说、绝代才华,也一例、琵琶酸楚。

怕后夜思量,淮水都无情绪。

形式: 词牌: 长亭怨慢

鉴赏

这首《长亭怨慢》以深沉的情感描绘了送别的情景,充满了离愁别绪。词人周祖同将自己与友人的相似境遇比作天涯羁旅,表达了对友人离别的深深哀伤和不舍。词中“满目烽烟”一句,既描绘了战争的残酷景象,也暗喻了人生的动荡不安。通过“忍堪飘泊不归去”的感叹,展现了词人对安定生活的渴望与无奈。

“侧身东望”引出对友人的深情凝视,“指点点、金堤树”则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营造了一种离别前的静谧氛围。而“树外是斜阳,只不见、皖公山暮”两句,运用对比手法,强调了时间的流逝与相聚的短暂,增添了离别的凄凉感。

“无语,奈萧萧落叶,未把玉骢留住”表达了词人内心的无助与无奈,即使面对离别,也无法挽留时光。接下来的“家山梦里,怎知我、客程还阻”,进一步深化了词人对故乡的思念以及对当前处境的困扰。

最后,“更休说、绝代才华,也一例、琵琶酸楚”一句,将友人的才华与命运的多舛联系起来,暗示了他们共同面对的困境与挑战。而“怕后夜思量,淮水都无情绪”则以淮水为喻,表达了词人对未来的忧虑和对友情的珍视。

整首词情感丰富,语言优美,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沉的情感表达,展现了送别时的复杂心情,同时也反映了词人对友情的深刻理解和珍视。

收录诗词(67)

周祖同(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西江月.桥口

两岸柴门临水,人家卅六湾头。

片云无意觅行舟,偏在斜阳渡口。

笛韵横飘渔浦,钟声敲落僧楼。

暮鸦斜带一行秋,啼入西风杨柳。

形式: 词牌: 西江月

水龙吟.秋荷,用草窗韵

洛神仙步凌波,袜罗不染珠尘碎。

银河小影,玉匡娇语,未应无意。

解佩褰裳,相思只在,美人秋水。

卅六陂重到,亭亭青盖,嗟迟暮,西风起。

还问花间幽会,忍看伊、粉松香坠。

鸳鸯唤醒,疑云疑雨,都教回避。

记得江南,梦中清夜,素娥千里。

任凉秋露冷,冰容何事,湿盈盈泪。

形式: 词牌: 水龙吟

绿意

霜钟缥缈。下几林落叶,幽径谁扫?

劫后如来,清梵无声,云垂一塔低峭。

孤亭竹里藏禅梦,有曲折,寒烟寻到。

料午阴、老鹤醒余,错认绿天清晓。

重问清风记否,故人似昨日,消瘦多少?

倚遍阑干,敲罢琴弦,湿翠丝丝犹袅。

秋吟莫便伤摇落,好韵入、晚唐丰调。

只断碑、一碧无痕,欲怨洞门香草。

形式: 词牌: 疏影

谒金门

帘影动,一桁玉钩低控。

今夜东风花外送,月斜寒较重。

懒把吴弦清弄,云髻独眠偏拥。

绣被半床笼着梦,半床仍是空。

形式: 词牌: 谒金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