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刘清叔檀溪韵

一溪清入汉江东,千载兴亡指顾中。

自昔霸图成匹马,至今生气贯长虹。

当时枉驾先诸葛,底事浮江后阿童。

髀肉已生骓逝矣,空馀款段踏尘红。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翻译

一条清澈的溪流汇入长江东流,千年的兴衰历史尽在其中。
自古以来,争霸的宏图只留下孤单的身影,直到如今,生机仍然贯穿那条壮丽的彩虹。
当年诸葛亮也曾屈尊来访,为何阿童却独自漂浮在江上?
英雄骓马已老,髀肉生出,它已经离去,只剩下那匹款段马在红尘中孤独地踏步。

注释

一溪:一条溪流。
清:清澈。
汉江东:长江东流。
千载:千年。
兴亡:兴衰。
自昔:自古以来。
霸图:争霸的宏图。
匹马:孤单的身影。
生气:生机。
贯长虹:贯穿壮丽的彩虹。
枉驾:屈尊来访。
先:早于。
诸葛:诸葛亮。
底事:为何。
浮江:漂浮在江上。
后阿童:阿童独自。
髀肉已生:英雄已老。
骓逝矣:骓马已离去。
空馀:只剩下。
款段:款款而行的马。
踏尘红:在红尘中踏步。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动人的山水画面,诗人以深邃的历史感和独到的艺术造诣,将自然景观与历史事件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开篇“一溪清入汉江东”,简洁明了地勾勒出溪流汇入大江的壮丽画面,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历史长河中兴亡盛衰的沉思。

紧接着,“千载兴亡指顾中”一句,则让读者感受到诗人站在时间的制高点上,回望往昔,历史的沧桑巨变尽在眼前。这里的“指顾”,既是对过去的追忆,也蕴含着深沉的历史哲理。

“自昔霸图成匹马”一句,诗人巧妙地引入了古代英雄的事迹,将历史与现实相结合,增强了诗歌的厚重感和历史感。下句“至今生气贯长虹”,则是对英雄事迹的颂扬,同时也表现了诗人对于那些能够流传千古、激励后人的英雄事迹的赞美。

中间两句“当时枉驾先诸葛,底事浮江后阿童”通过历史上的著名人物和事件,如诸葛亮的智谋与阿童的忠诚,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于那些在风云变幻中的英雄人物的敬仰之情。

末尾两句“髀肉已生骓逝矣,空馀款段踏尘红”,则描绘了一种物是人非、时光荏苒的情景。这里的“髀肉”指的是古代车轴旁边的木制部分,已经长出了苔藓,显示出时间的流逝和历史的沧桑。而“空馀款段踏尘红”,则是对过去英雄事迹的怀念,尽管现在只剩下一片荒凉,但诗人心中仍然充满了对那些英雄时代的缅怀。

总体来说,这首诗不仅描绘了一幅美丽的自然风光,更重要的是它通过历史的长河,抒发了诗人对于过去英雄事迹的深切怀念和历史责任感。

收录诗词(788)

李曾伯(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原籍覃怀(今河南沁阳附近),南渡后寓居嘉兴(今浙江嘉兴)。南宋中晚期名臣、词人,太宰李邦彦之后。其词喜用慷慨悲壮之调,抒发忧时感世之情,自称“愿学稼轩翁(辛弃疾)”《四库提要》称其“才气纵横,颇不入格,不屑拾慧牙后”。有《可斋杂稿》等传世

  • 字:长孺
  • 号:可斋
  • 籍贯:要亦戛戛异
  • 生卒年:1198年-1268年

相关古诗词

和刘疏轩雪堂韵

因君郢调问前踪,贤者斯能乐雪宫。

四海香名寰宇外,百年公论党碑中。

癯然鹤骨存生气,寂甚鸾胶续古风。

留得墨池芳润在,草玄犹可忆扬雄。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和别制垣金陵劝驾韵

殷勤儒帅饯图南,文物彬彬岁比三。

远业相期唐进士,流风一洗晋清谈。

歌陈呦鹿筵初宴,分揣庸驽乘莫骖。

好向琼林待公衮,杏园春色正红酣。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覃]韵

和吴叔永见寄韵(其二)

诗怀今古浩无垠,谁寄梅花陇首人。

刍豢悦心文字趣,筌蹄忘象性情真。

相望夜月袁宏渚,一洗西风庾亮尘。

我欲莼鲈便归去,雁来应问五湖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和吴叔永见寄韵(其一)

眼空凡马绝全牛,肯念江萍万里浮。

一倡朱弦补骚雅,片言华衮续春秋。

礼罗自昔须温造,文馆而今欠薛收。

要任丘墟百年责,慎毋樽俎上南楼。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