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州

南山一尺雪,雪尽山苍然。

涧谷深自暖,梅花应已繁。

使君厌骑从,车马留山前。

行歌招野叟,共步青林间。

长松得高荫,盘石堪醉眠。

祇乐听山鸟,携琴写幽泉。

爱之欲忘反,但苦世俗牵。

归来始觉远,明月高峰颠。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黄州》,描绘了他在黄州山中所见的冬日景象以及对自然与隐逸生活的向往。首句“南山一尺雪”展现了雪后南山的洁白景色,次句“雪尽山苍然”则写出雪融化后山色的苍翠。诗人通过“涧谷深自暖,梅花应已繁”暗示山谷深处温暖如春,梅花盛开,展现出生机盎然的画面。

“使君厌骑从,车马留山前”表达了诗人对官场事务的厌倦,他选择在山前停车,想要远离尘嚣。接下来的“行歌招野叟,共步青林间”描绘了诗人与村民共游山林,享受宁静生活的场景。“长松得高荫,盘石堪醉眠”则写出诗人对自然环境的喜爱,想象在松荫下和奇石上休息的情景。

“祇乐听山鸟,携琴写幽泉”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山中鸟鸣和泉水声音的喜爱,以及想要以琴声记录这幽静山水的愿望。然而,“爱之欲忘反,但苦世俗牵”又揭示出诗人虽然热爱山林,但仍被世俗事务所牵绊的无奈。

最后两句“归来始觉远,明月高峰颠”以归途中的感受作结,诗人意识到远离尘世的快乐,但现实中的责任使他不得不返回,只能在明月高峰的意境中回味这份遥远的宁静。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黄州的自然风光,流露出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束缚的感慨,体现了苏轼在逆境中寻求心灵慰藉的人生态度。

收录诗词(3229)

苏轼(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和仲,、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 字:子瞻
  • 号:铁冠道人
  •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相关古诗词

奉使契丹二十八首.赵君偶以微恙乘驼车而行戏赠二绝句(其二)

高屋宽箱虎豹裀,相逢燕市不相亲。

忽闻中有京华语,惊喜开帘笑杀人。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某以雨有嘉应遂占有秋辄采用家弟韵赋二绝句少赀勤恤之诚也(其二)

纪德刊碑不厌丰,龙眠深洞一言通。

坐看绿浪摇千里,拔薤栽榆未当功。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寄沈秋渊四绝句(其二)

句曲已无张外史,道士今有沈东阳。

裁云剪月三千首,独虎仙官不取将。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寄沈秋渊四绝句(其三)

鹿皮之冠鹤氅裾,军前不肯带铜鱼。

花猫望鹿拜履下,知有枕中黄石书。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鱼]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