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宝镜何年铸,龙纹积暗尘。
非关磨洗倦,恐照白头人。
这首明代诗人王恭的《古镜》描绘了一面被岁月侵蚀的宝镜,其龙纹图案已积满暗尘。诗人通过“非关磨洗倦”表达并非因为镜子久未擦拭而显得黯淡,而是暗示镜子所照见的是时光流转,即将映照出持镜人的白发之年。这是一首寓言式的诗,借古镜抒发对岁月流逝、人生易老的感慨。
不详
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绿树残春外,双飞锦翼齐。
长沙有迁客,莫向雨中啼。
深宫花谢使人愁,片片随风满御沟。
妾命自怜花共薄,君恩那似水东流。
扁舟吹笛渡横塘,欸乃声中欲断肠。
莫道渔郎无别恨,武陵虽好是他乡。
枝上声声怨落晖,居人闻此也沾衣。
啼时莫近湘山路,更有长沙客未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