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陈恭尹在失去侄子庞东侣后所作的悼念之作。诗中充满了对庞甥成长过程的回忆与感慨,以及对其早逝的哀痛之情。
首联“见汝成童外祖前,今看行状倍潸然”,诗人回忆起第一次见到庞甥时还是个孩童的情景,如今再看他的遗物,心中不禁涌起无限的悲伤。这里通过对比手法,表达了时间的无情和生命的脆弱。
颔联“传书止有中郎女,作赋才过贾谊年”,提到庞甥虽未留下多少文字作品,但其才华已显露,仿佛超越了同龄人,如同汉代文学家班固的女儿和贾谊一样,虽年轻却有不凡的文采。这既是对庞甥才华的肯定,也是对其早逝的惋惜。
颈联“貂敝长安频是客,凫飞叶县未成仙”,运用典故,以“貂敝”比喻庞甥的漂泊生活,“长安”象征繁华与机会,而“凫飞叶县”则暗示了庞甥未能实现仙人的理想,暗含着对庞甥命运的同情与遗憾。
尾联“白头老母伤何极,奉养犹资汝弟贤”,诗人将情感转向庞甥的母亲,表达出对她的深切同情。同时,也提到庞甥的弟弟尚能帮助母亲,体现了家族间的互助与关爱,同时也流露出对庞甥未能尽孝的遗憾。
整首诗情感真挚,通过对庞甥生平的回顾和对其早逝的哀悼,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和对生命无常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