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目

地宽楼已迥,人更迥于楼。

细意经春物,伤酲属暮愁。

望赊殊易断,恨久欲难收。

大埶真无利,多情岂自由。

空园兼树废,败港拥花流。

书去青枫驿,鸿归杜若洲。

单栖应分定,辞疾索谁忧。

更替林鸦恨,惊频去不休。

形式: 排律 押[尤]韵

翻译

大地辽阔,楼阁已显得遥远,人比楼还要孤独。
细致观察春天的万物,醉酒的愁绪在傍晚更加浓重。
远望容易让人情绪决断,长久的遗憾难以消除。
大势之下,哪里还有什么利益可言?多情的人怎能自主。
空旷的园子树木荒废,破败的港湾花朵随水漂流。
寄出的书信送到青枫驿,归雁飞回杜若洲。
孤独一人,这是命中注定,辞别疾病,又有谁来担忧。
更迭的林中乌鸦,它们的哀鸣不断,令人无法安宁。

注释

地宽:大地辽阔。
迥:遥远。
人更迥于楼:人比楼更孤独。
经春物:观察春天的万物。
伤酲:醉酒的愁绪。
暮愁:傍晚的愁绪。
望赊:远望。
殊易断:容易决断。
恨久:长久的遗憾。
欲难收:难以消除。
大埶:大势。
无利:没有利益。
多情岂自由:多情的人怎能自主。
空园:空旷的园子。
废:荒废。
败港:破败的港湾。
拥花流:花朵随水漂流。
书去:书信送出。
青枫驿:青枫驿。
鸿归:归雁。
杜若洲:杜若洲。
单栖:孤独一人。
分定:命中注定。
辞疾:辞别疾病。
索谁忧:寻求谁的担忧。
林鸦恨:林中乌鸦的哀鸣。
惊频去不休:哀鸣不断。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著名文学家李商隐的作品,名为《即目》。从内容来看,这是一首表达离别之情和怀念之意的诗歌。

“地宽楼已迥,人更迥于楼。”开篇两句描绘了一种空间感,广阔的大地与高耸的楼台相互映衬,人在楼上,更显得孤独与遥远。这种景象营造出一种空旷与孤寂的情怀。

“细意经春物,伤酲属暮愁。”诗人在春日里仔细体味着周遭的物象,却又不禁感到悲伤,这种心情随着黄昏时分的到来而加深。这里的“伤酲”可能是指对往事的回忆与哀伤。

“望赊殊易断,恨久欲难收。”面对远方的眺望,诗人感慨于情谊难以割舍,但又不得不接受现实中的离别。这里体现了诗人对于逝去时光和无法挽回的情感的无奈。

“大埶真无利,多情岂自由。”这两句表达了一种宿命论,即便是宽阔的大地,也无法带来真正的利益或解脱。诗人的多愁善感并非出于自愿,而是由内心深处的情感所驱使。

“空园兼树废,败港拥花流。”这一句则描绘了一种荒凉与衰败的景象,空旷的园林,凋零的花朵,以及被遗忘的港口,这些都是诗人内心世界的写照,反映了他对美好事物易逝和无常的感慨。

“书去青枫驿,鸿归杜若洲。”这里似乎是说书信已送出,而自己则如同归巢的大雁,独自一人在某个地方徘徊。青枫驿可能是一个具体的地名,而杜若洲则可能是诗人心中的某一个避世之所。

“单栖应分定,辞疾索谁忧。”诗人表达了即将孤独居住的决心,同时也在寻找可以倾诉其忧愁的人。这里的“单栖”和“分定”都强调了一种决绝和孤立的情感状态。

“更替林鸦恨,惊频去不休。”最后两句则透露出诗人内心深处的烦恼与不安。他对林间鸦鸟的叫声感到愈发的痛恨,这种痛苦的心情如同不断惊起的波涛,无法平息。

总体而言,此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和对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李商隐特有的婉约与深沉。他的词藻华丽,意境幽深,是中国古典文学中不可多得的瑰宝。

收录诗词(604)

李商隐(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是晚唐最出色的诗人之一,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因诗文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称为“三十六体”。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广为传诵。但部分诗歌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因处于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一生很不得志。死后葬于家乡沁阳(今河南焦作市沁阳与博爱县交界之处)。作品收录为《李义山诗集》

  • 字:义山
  • 号:玉溪(谿)生
  • 籍贯:优美动
  • 生卒年:约813年-约858年

相关古诗词

拟意

怅望逢张女,迟回送阿侯。

空看小垂手,忍问大刀头。

妙选茱萸帐,平居翡翠楼。

云屏不取暖,月扇未遮羞。

上掌真何有,倾城岂自由。

楚妃交荐枕,汉后共藏䦰。

夫向羊车觅,男从凤穴求。

书成祓禊帖,唱杀畔牢愁。

夜杵鸣江练,春刀解若榴。

象床穿幰网,犀帖钉窗油。

仁寿遗明镜,陈仓拂綵毬。

真防舞如意,佯盖卧箜篌。

濯锦桃花水,溅裙杜若洲。

鱼儿悬宝剑,燕子合金瓯。

银箭催摇落,华筵惨去留。

几时销薄怒,从此抱离忧。

帆落啼猿峡,樽开画鹢舟。

急弦肠对断,剪蜡泪争流。

璧马谁能带,金虫不复收。

银河扑醉眼,珠串咽歌喉。

去梦随川后,来风贮石邮。

兰丛衔露重,榆荚点星稠。

解佩无遗迹,凌波有旧游。

曾来十九首,私谶咏牵牛。

形式: 排律 押[尤]韵

杏花

上国昔相值,亭亭如欲言。

异乡今暂赏,脉脉岂无恩。

援少风多力,墙高月有痕。

为含无限意,遂对不胜繁。

仙子玉京路,主人金谷园。

几时辞碧落,谁伴过黄昏。

镜拂铅华腻,炉藏桂烬温。

终应催竹叶,先拟咏桃根。

莫学啼成血,从教梦寄魂。

吴王采香径,失路入烟村。

形式: 排律 押[元]韵

灵仙阁晚眺寄郓州韦评事

愚公方住谷,仁者本依山。

共誓林泉志,胡为尊俎间。

华莲开菡萏,荆玉刻孱颜。

爽气临周道,岚光入汉关。

满壶徒蚁泛,高阁已苔斑。

想就安车召,宁期负矢还。

潘游全璧散,郭去半舟闲。

定笑幽人迹,鸿轩不可攀。

形式: 排律 押[删]韵

有怀非惜恨,不奈寸肠何。

即席回弥久,前时断固多。

热应翻急烧,冷欲彻微波。

隔树澌澌雨,通池点点荷。

倦程山向背,望国阙嵯峨。

故念飞书及,新欢借梦过。

染筠休伴泪,绕雪莫追歌。

拟问阳台事,年深楚语讹。

形式: 排律 押[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