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杨斗玉少参(其一)

蒿里幽沉掩夕阳,陇云愁抱海天长。

赐帷自切明君惠,裹革徒深义士伤。

血洒江氛终化碧,骨埋冀野旧飞黄。

招魂欲赋重搔首,风雨潇潇下白杨。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鉴赏

此诗《挽杨斗玉少参》是明代诗人孙传庭所作,通过哀悼逝者杨斗玉少参,表达了对故人的深切怀念与感慨。首句“蒿里幽沉掩夕阳”,描绘出蒿里(古代传说中死者的居所)的寂静与沉寂,夕阳西下,更添几分悲凉。接着“陇云愁抱海天长”一句,以陇云的愁绪比喻哀思,海天长则暗示了无尽的哀痛与思念。

“赐帷自切明君惠,裹革徒深义士伤”两句,既是对杨斗玉少参生前受到明君恩惠的肯定,也是对其忠诚与英勇的赞美。然而,“赐帷”与“裹革”形成鲜明对比,前者代表荣誉与恩宠,后者则是牺牲与悲壮,凸显了英雄的悲剧色彩。

“血洒江氛终化碧,骨埋冀野旧飞黄”两句,运用典故和象征手法,将杨斗玉少参的英勇事迹与精神品质比作碧血与飞黄,寓意其虽已离世,但精神永存,如同碧血染江,黄骨入土,却在历史的长河中熠熠生辉。

最后,“招魂欲赋重搔首,风雨潇潇下白杨”表达了诗人想要为逝者招魂赋诗的强烈愿望,但面对风雨交加的自然景象,只能无奈地搔首叹息。白杨树下,不仅象征着逝者的安息之地,也暗含了对逝者英魂的缅怀与敬仰。

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通过对逝者的追忆与赞颂,展现了对忠诚、勇敢与牺牲精神的崇高敬意,同时也寄托了对逝者的深深哀思与怀念。

收录诗词(332)

孙传庭(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挽杨斗玉少参(其二)

一柱天南正倚君,俄惊地下促修文。

无人不欲歌黄鸟,有母那堪舍白云。

历尽艰辛惟远道,到来愁惨独孤坟。

关河摇落逢秋暮,满目松楸对夕曛。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挽杨斗玉少参(其三)

寻常死别已难禁,况复知交感倍深。

郢曲昔曾先我赋,楚词今为吊君吟。

春风共啖红绫饼,流水谁听绿绮琴。

一往顿成千载恨,几回清泪欲沾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挽杨斗玉少参(其四)

愁瞻素旐下荒原,执绋伤心不可言。

梁狱上书应有恨,楚臣作赋本多冤。

河山斗北千年气,风雨滇南万里魂。

有友如余殊任侠,安能为尔叫天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秋兴四首用田御宿大参韵(其一)

落木萧萧叶渐稀,客閒犹厌岫云飞。

三秋卧病逢迎少,十载为郎踪迹微。

兵火自馀松菊径,风霜不碍薜萝衣。

故人漫切弹冠望,为语西山蕨正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