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吴献臣大尹(其三)

读礼三年守故庐,形容衰槁鬓毛疏。

聪明不及前时远,虚负牙签架上书。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鱼]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学者在经历了三年的闭门读书生活后,形容枯槁,鬓发稀疏,感叹自己的智慧不及从前,辜负了书架上的典籍。诗中流露出对时光流逝、岁月不待人的感慨,以及对知识追求的执着与无奈。通过形象的描绘和情感的抒发,展现了人物内心的复杂情感,同时也反映了明代文人对于学问与人生价值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530)

祁顺(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答吴献臣大尹(其四)

云霄未竟忠勤志,江海空怜濩落身。

便欲乘风问真宰,赐环何日起孤臣。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增城郑叔清司训顾道充上舍吴时彦贡士来访即告归途值大风雨思之不置

溪边分手日犹高,忽忽狂风肆怒号。

云水渺茫天地阔,夜深何处避惊涛。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豪]韵

别琴窗

薄宦归来雪满头,欲将簪组换渔舟。

怀人不奈萧条意,昨夜梧桐又报秋。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月梅为石滩陈志子铭题二首(其一)

水横疏影月传神,诗到林逋最逼真。

还忆罗浮风雪夜,翠禽啼破梦中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