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崙山牧童歌

昆崙丘,云上头,河西之子牧氂牛。

野田蓬莱牛不食,直上昆崙几千尺。

凌絪缊,上昆崙。牛背上,弄碧云。

氂牛努角旁无人,与云同入天之门。

天门高高向西极,月华烂烂飞五色。

云间夜食明月光,身上斓斌虎文碧。

昆崙郁嵯峨,中高四下流黄河。

黄河水流东入海,牧人自唱蓬莱歌。

神刀断截氂牛尾,析木津头献天子。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元代诗人李序的《昆崙山牧童歌》,以瑰丽的想象和生动的语言,描绘了一幅牧童在昆崙山牧氂牛的奇幻景象。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夸张的手法,将读者带入一个超凡脱俗的世界。

开篇“昆仑丘,云上头”,便以昆仑山的雄伟和云雾缭绕的景象,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壮阔的氛围。接着,“河西之子牧氂牛”点明了主人公的身份——一位来自河西的牧童,他所牧养的不是普通的牛,而是传说中的氂牛。氂牛的特殊之处在于它不食野田之草,而是直奔云霄,攀登至数千尺高的昆仑山。

“凌絪缊,上昆崙”描述了牧童驾驭氂牛,穿越云层,直抵昆仑山巅的过程。接下来,“牛背上,弄碧云”一句,形象地表现了牧童在空中自由翱翔的情景,仿佛与碧云共舞,充满了浪漫与幻想。

“氂牛努角旁无人,与云同入天之门”描绘了氂牛勇猛的姿态,以及牧童与牛共同探索未知世界的勇气。他们一同进入那通往天空的门户,象征着对自由和未知世界无尽的渴望。

“天门高高向西极,月华烂烂飞五色”展现了天空的广阔与美丽,月光洒满天际,五彩斑斓,为这一场景增添了神秘而绚丽的色彩。牧童在云间夜晚觅食,月光映照在他身上,形成斑斓如虎的花纹,进一步强化了神话般的氛围。

“昆崙郁嵯峨,中高四下流黄河”则描绘了昆仑山的巍峨壮观,山峰耸立,黄河从其四周蜿蜒流过,展现了自然景观的雄浑与壮美。牧童在此背景下放声歌唱,表达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

最后,“神刀断截氂牛尾,析木津头献天子”以神话般的结尾,讲述了氂牛尾巴被神刀切断后,牧童将其献给天子的故事,既体现了对神灵的崇拜,也寓意着牧童勇敢、智慧的形象。

整体而言,《昆崙山牧童歌》通过丰富的意象和富有想象力的叙述,构建了一个充满奇幻色彩的牧童世界,展现了元代诗歌独特的艺术魅力和审美追求。

收录诗词(27)

李序(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约公元一三二〇年前后在世)字仲伦。生卒年均不详,约元仁宗延祐末前后在世。从许谦游,为文以左、国、史、汉为标格。隐东白山,与陈樵相唱和。序著有絪緼集《元诗选》传世

  • 籍贯:东阳

相关古诗词

云庄歌赠云庄左丞

天上云,何方来。

天之元气出变化,飞龙与尔相徘徊。

龙飞不自行,乘云如水高飞腾。

逶迤缥缈不可名,翱翔矫矫游太清。

出紫薇,过箕尾。

龙行亦行止亦止,与龙一心青天里。

青天皎皎日正中,轮囷萧索飞溶溶。

春风浩荡吹八极,氤氲五气流春风。

忽然收卷不留迹,妙入无门閟玄极。

冥冥窅窅神所宅,独有飞龙可以识。

房山之上有屋名云庄,青壁突兀开栋梁。

云兮云兮不可以敛藏,散为甘雨泽四方,年丰黍稻多穰穰。

云在天,人乐康。

形式: 古风

七夕谣

明河之水流玉云,神乌为梁贯天津。

河西织云天帝子,今夕东行见河鼓。

瑶光如笑横碧渚,微风徘徊自成舞。

风参差,夜逶迤,愿回六龙驻不飞。

明星渐出明月底,珊珊灵雨随车飞。

形式: 古风

槐虫吟

槐虫复槐虫,高槐郁郁如青龙。

枝枝叶叶被尔食,青云萧瑟生秋风。

槐虫肥,枝上垂。

一枝摇曳势欲绝,欲堕不堕风凄凄。

下有车辙交马蹄,不可堕地身为泥。

闺中女儿莫近之,令尔肌肉生疮痍。

形式: 古风

敬次叔父适庵先生六观图韵六首(其一)

晓起初褰薜荔裳,隔帘皓影杂红光。

雪花映日孤峰起,玉柱浮空千尺长。

风急露华都是霰,石寒芝草不生芳。

朝皦正似丹砂色,照耀云间白玉床。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